记得若干年前天籁有一则广告,印象中内容是表现漂移以及雪地拉力的内容,当年就这样一则广告被不少车评人作为槽点。当一台以舒适,宽敞著称的B级轿车,用运动的元素去表现有些张冠李戴。
然而今年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看到了这台2018年新款天籁,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在这次车展亮相后也有不少扯友在后台问我,这款车值不值得下手,侬~我们把它借来了,今天就为大家试试这2018款全新天籁!
这台全新的天籁可以说彻头彻尾的进行了进化。虽然在我们听起来天籁,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其实这台车的尾标已经悄然从TEANA变为了ALTIMA。在日产官方正确的日式英语读音是阿鲁提玛。
年轻的外观
除了尾标,我们从外观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台车和现款完全不同,车尾与前代车型相比用了一些锋利的线条去表现,再加上分体式的保险杠更突出了其运动的特征,如果说不足,那就还是这个后保险杠了,虽然都是双边单出,但美规车是外露式双出排气,而国内改成隐藏式的了,从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外露的,更加张扬嘛!
特别要说的就是C柱和车顶,这代采用了悬浮车顶的设计,使得C柱这里有点像轿跑溜背的感觉,一条斜线直接从最高处滑到车尾,非常漂亮,然而这种设计会不会影响后排空间,我们一会再说。
到车侧,和尾部一样,我们可以看到车侧的整体线条都比现款变得更加凌厉了,从流畅,逐渐的变紧实,穿过前面微微隆起的轮拱,更加富有蓄势待发的感觉。而像无钥匙进入这些『标配』我们就不多说了,不过这次日产吧感应式的门把手换成按键式了,我觉得这种按键式的还是比感应的更踏实。
现只要是彰显运动型的车,大轮毂一般已经是标配了,新天籁也不例外,标配了一款19寸的多幅轮毂,抛面的设计也足够运动,采用了邓禄普235 40 19的轮胎。
沿着腰线画出一个用很多回旋镖元素组成的大灯,最大的回旋镖造型的日间行车灯,下面用回旋镖一个一个隔开的远近光,顶配车型,远近光均采用led光源。雾灯和转向灯的设计就这款车整体的造型而言弱了一些,但融合感还是很好的。
要说这次变化最大的部分,肯定就是车头了,沿袭了日产家族化的V-MOTION的设计语言,和现款大多数日产车型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说这个整体造型搭配,镀铬装饰加黑色进气格栅,然而,与其它车型最大的不同是这个进气格栅,太大了,如果过去的叫大嘴,那么这个可以说是巨嘴了,感觉可以吞掉世间万物,这种设计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反正我是挺喜欢的。机盖上两条切线和大嘴融为一体,有更强的肌肉感。
这次天籁的外观设计可以说完全迎合了时下年轻人对车辆外观的理解,更运动,更激进。可以说完全摆脱了过去天籁那种雍容感。
内饰柔和
进到车内,第一感受就是相比老款天籁科技感要更强一些也更加简洁,浅色座椅加深色木纹的装饰,不能说像外观那样激进的运动,也营造出了一种让人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
方向盘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化方向盘配置,多功能按键区域做的也比较大,操作起来手感也不错,ACC自适应巡航,在顶配车型上全部都有。
方向盘左侧一排功能按钮,后备箱开启,防碰撞预警,仪表盘灯光,等等。槽点是车门上的一键升降车窗,只有前两个,后排车窗不支持一键升降,作为中级轿车有点不应该。
仪表盘方面,没有采用高科技的全液晶仪表盘,而是用了液晶机械混合式仪表,虽然中间液晶屏幕足够大,但如果在之后换代中采用全液晶的话,科技感会更强一些。这次天籁可以说是在各种细节中彰显其运动属性,连扫表这种细节都没有放过。仪表台上方还有一个自动升起的HUD抬头显示。
中控区域重点主要就放在这个屏幕上了,不大不小,还算比较合适,悬浮式的设计非常漂亮,为了不让驾驶者在操作屏幕时候分神,屏幕周围设计了一些基础功能的实体按键,还是不错的,功能上高德导航在线更新,在线酷我音乐,可以说比较丰富了,满足日常使用覆盖的功能。
双区自动空调,座椅加热,B级车标配这里就不多说了,特别的是还有方向盘加热,绝对是冬季续命法宝!
实用性配置上,一键启动,电子手刹配autohold,接口上一个typeC,一个usb,一个AUX,一个12v电源,整体还是很全面的。连TypeC都配上了。还是与科技与时俱进啊。
大沙发座椅
作为一台4.9米的B级车,前排空间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不得不说天籁的大沙发坐,真的非常舒服,软软的,包裹性很强。开着车跑长途不用担心腰酸背疼了。
和前排座椅一样,后排依然是这种大沙发坐,相比前排更加柔软,舒适,后排空调出风口,充电接口都有配置,中间一个巨大的中央扶手以及杯架储物格。
空间上腿部空间两拳。头部空间三指,刚刚说外观的时候提到了悬浮车顶和溜背式设计,激进的外观设计还是挤压了一定的头部空间,不过好在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压迫感,整体乘坐起来还是比较舒适的。
不过遗憾的一点,在一台新天籁上没有后排座椅放倒的功能,很大的影响到了其后备箱的扩展能力。这点可能是美中不足的一个点吧。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日产用了非常大的经历,研究了20年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得以量产,究竟在日常驾驶中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要我说,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压缩比从节油驾驶的14:1到激进驾驶的8:1,这个过程迅速不拖沓,可以说,在给你顺畅表现的同时对发动机进行了各方面的调整,可以说要环保有环保,要激进可以激进。
正如苹果的iphone一样,为什么感觉好,为什么好用,因为乔布斯说过,没有必要让用户参与到他不该参与的内容上去。简单,快速的用户体验是最好的。就单纯动力而言,252匹马力,380牛米,在城市道路上驾驶绝对可以说是富富有余,中速超车也是得心应手,这台2.0T发动机和CVT变速箱的配合让你以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在城市道路上驾驶,非常的惬意。
如果你非要极限加速性能的话,也可以说在同级别车型中非常不错的,但是,我要说但是了,一说但是一定没什么好事,在匀速驾驶过程中,你一脚地板油,它会迟滞一下再给你加速。为什么,这就得从两方面说,第一CVT的反应速度不会像AT变速箱一样,第二就是这台黑科技,在转变压缩比的过程,官方给出的时间是1秒。所以会产生一个延后性,当然这也都是鸡蛋里挑骨头,这不会在正常的驾驶中给你造成什么影响。
作为一台涡轮增压车型在城市道路走走停停,涡轮迟滞也是不可避免的,偶尔回给你顿个零点几秒也是比较正常的表现,而要说这款车的底盘调教,我想说对比老款天籁而言,整体表现更硬,更紧致了。在驾驶的过程中不太会给你正驾驶着一台长4.9米的大车,灵活性更强了,虽然取舍了一定的舒适性,但其对路面细碎的颠簸过滤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如果非要在行驶系统上找茬的话,我觉得转向得特别的说一说,虽然说对标老款天籁那种滑腻腻没有什么指向性可言的转向来说,新天籁的转向已经紧致很多了,但对于一些极限驾驶而言,依然属于指向性比较模糊的设置,当然,话说回来这在你正常市区驾驶中并不会有什么感觉。
最后要说一下这台车的静谧性,前车窗和风挡全采用了夹胶玻璃来增加车外噪音控制,使得整车安静程度得以增加,不过在静止的时候还是可以听到从机舱传进来的哒哒声,相对于老款天籁差了那么一点点。
最后总结一下,新天籁应用了其日产苦心研发20年的黑科技引擎,虽然驾驶上不会给你很多感受,但的确兼顾了燃油经济性和更高的动力诉求。内饰虽然整体看起来一般不够高档但也是同级别车应有的做工配置水平。外观更加年轻化,更富有动感。而现在究竟是不是值得入手我想看完视频内心纠结的你,也应该有一个答案了吧。呐今天的评测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