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半夏
编辑:滚滚君
年末时节,总少不了各类车市盘点。2018年,市场增长回落;2019年,我们又经历了新能源补贴退坡、国五切换国六等政策变化。但站在2020年往前看,这些都不算什么……疫情的阴霾笼罩全球、贯穿全年,加上国际贸易的摩擦博弈,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不过,2020年仍然有不少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积极“上车”,投身汽车制造业。随便盘一盘,都能凑上一期《奇葩说》了。
要说2020年谁是汽车界最阔的主儿,当属恒大和宝能。面对各界的“圈地”之疑,俩大佬拼了命来证明自己的造车诚心,咱们先说说恒大。
第一次对恒大产生记忆,源自许老板对新车造型的高要求,必须要“人人见,人人哇”,于是由15位国际顶尖设计大师组成的“梦之队”开始忙碌起来。
![]()
今年8月,恒大汽车一口气发布6款新车,从恒驰1到恒驰6,这种类似门栋号的阵势排布一时间令人哗然。此后,恒大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公众汇报造车进展,其中不乏掌门人许家印事必躬亲的关切身影。
![]()
如今,新车已经现身街头,虽然免不了被眼尖的网友挑刺——但终归,恒大还是把车给造出来了。至于怎么卖?笔者暂时还想象不出来。
本月的15日-18日,恒大汽车获China Evergrande Group(中国恒大)在场内以每股均价27.6894-29.2982港元,合计增持1033.1万股,涉资约2.94亿港元——12月内,中国恒大已五度增持恒大汽车,涉资逾23亿港元。
看到这个节奏,小编真的忍不住要奉上一声:“哇……”
再来说说宝能。上个月,笔者或间接、或直接找到好几个入职宝能汽车的朋友打探宝能的造车逻辑,他们有的在销售系统、有的在研发系统。然而,除了“产品开发正常推进”、“工资能按时发到位”、“款项正常支付”外,并没有看出任何异常——宝能投资这么多到汽车,摊子铺这么大,图啥?可能大部分的内部员工都未必看得懂。
从目前公开的消息来看,宝能汽车将在2021年推出两款车型,包括一款纯电动车型和一款增程式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提供后驱与四驱两种动力,最长续航可达800km。
![]()
相比恒大押注新能源,宝能汽车有着更接近传统车企的产地布局和产品规划,简单来说就是传统燃油、各类新能源以及高中低档次的都有了。另外,在销售渠道上,它采用直营店模式,目前据说全国已建成600余家,目标是1000家,这个方面就和传统车企截然不同了……怎么说呢?有钱任性吧!
话说,人家宝能都拉开这个架势了,假如还被怀疑造车诚意,实在有些说不通。至于,宝能的车将来怎么杀出销路?且看这1000家直营店长袖善舞了。
科技圈进驻汽车产业其实也不晚,这里面既有直接身份参与,也有间接的资本加持。
![]()
今年,滴滴与比亚迪合作打造的定制网约车滴滴D1面世,所谓定制化主要体现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方面,堪称行业新物种。该车10月份已经开始交付,据说已经开始在长沙招募司机。一个是新能源龙头企业,一个是共享出行的大哥大,两者的共同目标是2025年普及100万台。滴滴可以扩大市场,比亚迪可以获取更多数据,看似皆大欢喜。
另一个跨界大事件与华为相关。今年11月,华为、长安汽车、宁德时代三强联合,官宣要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业内人士对于这样的组合并不意外。但奇葩点在于大众舆论总对“华为造车”抱有很高期待。以致于任正非亲自签发内部文件明确“华为不造车,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将调离岗位。”
![]()
以上是摆在明面上的牵手。实际上,在2019-2020年的投资金融领域,汽车也是香饽饽,准确说是基于5G时代的智能汽车。有一个说法:“2020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正在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周期,过渡到物联网产业周期”。除了活跃的腾讯,阿里巴巴、联想、京东、百度在过去5年也是频繁出手汽车领域,投资案例超过了100例,很多都是以CVC(企业风险投资)的身份参与——科技金融巨头们都忙着卖菜?其实不尽然,只是普通老百姓对买菜更熟悉。
可以这么说,前几年靠“上网”挣钱的大公司,近两年都忙着“上车”了。
凡是皆有因果利益,所谓一些看似奇葩的现象,其实并非真的有多么奇特。只是,当下处在一个多线交织的变革期,“汽车”正在被新的时代、新的科技理念重新定义。也许,再过5-10年回望2020年,车市新格局或已就此成型,掂量掂量实力,任何商业大佬们都不愿意把自己活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