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场景的制作(1):超轻粘土的两种玩法
自然场景的制作(1):超轻粘土的两种玩法
今天开始,通过2期的分享,将我在场景制作中的一些总结经验与各位车友分享一下。 自然场景制作中,我个人总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总结为‘按压’,第二个阶段我总结为‘撕贴’,如何理解?通过以下的两个场景的制作过程就可以理解了。
第一阶段:按压期 超轻粘土创造好基础的形态之后,接下来就是用图片中的这个玩意,是的!这个是孩子去海边捡回来的螺,利用期表面天然的纹理在粘土印出山石的细节部分,当然在印的过程中要多利用不同的螺的纹理转动着创造尽可能自然的效果。
这种螺适合创造出海浪的纹理
拉出来的海浪
上色后的效果
这种就是创造岩石纹理的
这个就是印出来的
用不同的螺纹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这个过程中多观察山石的纹理效果以及色彩将有助于塑形与上色
上色后加入细节
主角上场 来来来 跑上一圈看看
这个场景是我在看WRC的时候的一幕 然后就想将其呈现一下
羚羊峡谷
以前也未TLV设计了属于他们的公路,但个人觉得还是户外好看
楼下小区的树都被我...
中间那个缝是自然开裂 那就这样吧
第二阶段:撕贴期 有一次车友木楠与他哥哥老包(一位纸模达人)来我家玩,老包看了我这些场景后提醒到,超轻粘土有其优势(价格低同时干后很轻)但也有其自身物性所产生的呈现的局限性,顺着他的指点我也就发现我的场景中的这些山石很平滑,少了岩石的那种力量与险峻感,这个是源于粘土在湿的状态之后很软,有着强性,所以很多细节会因为风干之后而变得模糊,原来有棱角的地方就如被美图一般变得圆润(视觉上就好像被水不断冲刷而形成的一样),这次见面之后,我也就开始思考我对于超轻粘土材料的进一步研究。
源于一次偶然,孩子在家里玩粘土常因为没有将装粘土的袋子封死,所以一些粘土就变硬不能用了。我拿起这些变硬的粘土的时候,将其撕开,本是无意之举,但却发现撕出来的部分形成了很明显的棱角,以及很多不规则的纹理,接着我又撕了一些来看,随着撕的力度以及方向还有角度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状态的岩石的纹理。
干掉的粘土
撕开后就是这样 效果不错
这干后的粘土与温的时候完全是两种相反的视觉呈现效果。不过,撕出来的干粘土需要用502将其一块块的粘上去(不建议用乳白胶,因为粘土用弹性,乳白胶要风干很久才能粘上,而502可以几秒粘上并且硬化,也将就回弹的问题解决),由此两个关键动作就是:撕+贴
用502的时候要注意手哈
一点点的粘 需要时间和耐心
以下是这个阶段的部分作品。
场景小巧 可放在很多地方不占空间
宫崎骏动画里面的 猜猜
大海和岩石的力量感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都创造自然类的场景,而不做一些城市、乡村之类的场景,我的回答是:第1 我因为车而选择制作场景。我制作场景的原因是基于我所喜欢的车CMS的拉力系列,因为喜欢CMS的拉力赛车,所以第一想到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自然之中的场景。 第2 技术限制。制作城市需要用到很多专业类的材料与制作上的要求,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会更多,本身玩车玩场景只是我生活之中的一个兴趣,如果要上升到投入太多的方向,我个人是没有这个投入预期的。
怎么样,想制作一下吗?那就去买点超轻粘土,然后把一些打开之后放在一边,让其自然干掉,但要注意要放在家里人拿不到的地方,免得如我上次一样,家中老人以为我这些是垃圾都全部给我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