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新能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动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电池成本的不断降低,电动车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都使得不少用户对于电动车的焦虑已经开始从充满一次电的续航转向充电的便利性。尤其对于不具备自用充电桩的用户来说,抵达充电站后无桩可用、充电桩被燃油车占位等情况屡见不鲜,充电体验谈不上出色。
![]()
11月3日,备受瞩目的大众ID.4系列正式在国内首发亮相,其代表着大众品牌电气化转型的最新成果。而在发布会中,一汽-大众也正式对外宣布“360°全场景充电服务”计划,通过由家庭充电、公共充电、应急充电组成的完整充电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用户充电体验。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看一下,一汽-大众在用户最为关注的公共充电领域,有着怎样的布局和规划。
![]()
5km一座超充站!
9月16日,CAMS开迈斯首座超充站——建外SOHO站正式在北京地区上线,该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西区B2层,全部由最大功率120kW的双枪直流充电桩组成。开迈斯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16日合资成立,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一家集成充电桩开发、生产、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服务的企业。在股权分配方面,一汽、大众、万帮各占股30%,江淮占股10%。
![]()
CAMS超充站的一大亮点在于支持充电桩预约以及地锁防占位机制。通过手机上的“CAMS PLUS”APP,便可搜索就近或者目的地充电桩,点击预约后该充电桩便可为预约用户“锁定”30分钟车位,确保车辆进站即可迅速充电。
![]()
在抵达预约车位后,用户在APP中操作地锁解除,将车辆停好后无需再有任何额外操作(比如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等),直接插入充电枪便可开始充电。
![]()
目前即插即充支持的车型有大众ID.4 CROZZ、高尔夫·纯电、宝来·纯电、奥迪e-tron、Q2L e-tron、保时捷Taycan、红旗E-HS9和江淮思皓E20X共8款车型。
![]()
而在充电结束后,CAMS系统可自动从用户预支付的账户中扣除充电费用,进而实现无感支付。
![]()
相比于优秀的充电体验,充电站的覆盖密度同样重要。截至目前,CAMS已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布局40余座充电站。而据一汽-大众透露,2020年底超充桩的保有量将达到1800个,覆盖16座城市(饱和覆盖3座电动车核心城市);2021年底实现超充桩保有量3212个,饱和覆盖7座城市;而到2023年底,CAMS将建成超5500个超充桩,饱和覆盖16座以上核心城市。而CAMS一大核心目标便是实现5km内必有一座超充站的密集布局。
![]()
同时,一汽-大众还将借助现有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将充电设施全面铺开。据介绍,未来一汽-大众将在300家授权电动车网络经销商安装不低于60kW的直流桩,进而作为公共充电体系的补充。这样一来,用户在进店维修保养的同时还可顺手为爱车充电,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归属感和用车体验。
![]()
除自建充电桩外,一汽-大众还将与第三方充电站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并将支付系统打通,届时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或者车载终端便可查询和使用所有合作范围内的充电桩,形成无缝充电体验。
编辑点评
纯电动汽车时代的市场竞争已由此前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涵盖产品、服务、售后、体验等多方面竞争的组合。而在续航里程大幅提升的现状下,对于充电体验的优化便成为各大车企的头等要事。在大众之前,我们看到了特斯拉的超充体系、蔚来的换电体系等一系列充换电解决方案,但目前有一大问题就是,用户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充电桩的覆盖速度,因此即便各家都在大喊自己的充电体系有多么出色,但相对市场需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特斯拉的超充体系经过多年发展,也没有做到5km半径覆盖的密度,那么大众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达成目标,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