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造车新势力大谈“软件定义汽车”的话题,作为全球豪华品牌领导者的宝马也正在加速“数字化”对其产品、企业、经销商模式的改造。在宝马在线上举行的“2020 宝马中国数字化体验媒体沟通会”上,宝马强调了在中国“以客户为中心”、“用数据赋能”和“打造适应数字化进程的组织”的数字化战略。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数字化早已渗透到宝马的研发、制造、车机端数字化体验以及客户旅程之中,比如宝马在2012年就为中国市场导入了“互联驾驶”功能,iDrive系统也已经迭代到第七代。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化,宝马的目标是创造车内车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端对端的高档品牌体验。
为此,宝马是豪华品牌中首先开展大规模车辆远程软件升级的企业,以此确保宝马品牌车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智能领先的优势。
“今年宝马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对50万辆配备第七代BMW iDrive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BMW汽车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其中在中国市场涉及20多万辆,包括全新BMW 8系和BMW 3系在内的多个车型系列。”宝马中国方面透露。
这次宝马远程升级涉及三大方面:第一、软件升级,提升用车安全。第二、新功能上线,例如:百度CarLife等第三方数字化服务,进一步丰富客户可享受的车内数字生态,提升用户在车内的体验。第三、车辆已有功能优化,如泊车辅助系统,升级后,车辆可以实现平行于车道或是垂直于车道的停车动作。
并且从使用体验来说,宝马车主可以像升级自己的智能手机一样升级车辆,只要在车内或者手机上收到OTA通知以后就能够通过网络自动下载。一旦车辆进入停车状态,车主就可以选择升级,大概耗时只有20分钟左右。
宝马强调,得益于新一代车型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宝马的OTA升级不仅仅是车机层面的,更是整车升级,内容涉及数字化服务、驾驶辅助、电气、底盘和动力系统等模块,更具技术先进性。
在数字化客户体验方面,宝马于2019年在中国成立的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高档汽车生产商中第一个专门从事数字化服务的机构。这家数字服务公司从建立之初就强调从客户视角审视业务流程,在客户触点层面打通垂直并行的业务板块,搭建线上线下无缝顺畅的客户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领悦在今年上线了客户数据平台(CDP),在合规前提下建立整合的客户数据管理体系,赋予每位客户一个由10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身份证”代码,从而实现了在数据层面上的“人车合一”。这样一来,宝马各个业务运营部门将能够对470万宝马车主的数据通盘分析,更加理解客户需求,让宝马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而这正是豪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悦方面举例说,比如通过兴趣人群的准确圈选精准推送客户需要的信息;在常规服务节点,比如机油更换等,提供提醒、预约服务;在紧急救援等特殊情况下与客户保持及时沟通,实时显示救援车进展等等。未来,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将具有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擅长体验式营销的宝马,也力图打造多样化的用户与品牌互动的渠道,而全新应用程序My BMW App的正式上线就是新的举措。
和很多造车新势力的自有APP类似,My BMW App不仅是面向宝马车主,也同样将吸引众多热爱BMW的粉丝,为这些群体提供一个集在线选车、在线服务和社交沟通的全天候掌上数字体验。尤其是将社交化功能融为一体,为中国用户打造一个社交化的品牌体验。
据宝马中国透露,中国是唯一对此软件进行本土化开发的市场,社区、会员和电商这三大功能都是中国版专属功能,由宝马中国软件开发人员和领悦团队专为中国用户的需求而共同研发。
在解决了用户数据和用户需求之后,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另一个数字化举措就是上线 “SPARK”全新经销商运营平台。
这个平台将集成客户在各个业务端产生的信息,赋能经销商通过线上方式完成越来越多的常规业务,还可以产生可视化业务报告,帮助经销商根据数据优化运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平台能够进一步发展经销商线上营销能力,打通My BMW App应用、“宝马客户服务中心”微信号,以及BMW官方商城等客户端口,客户发起的线上商城订单、服务预约、取送车等需求,能够实时链接经销商,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等等。
宝马中国方面强调,在全球,宝马已经拥有超过7000名信息技术领域专业人才,并且宝马集团成立“数字化汽车(Digital Car)”部门,将自动驾驶及驾驶辅助、智能互联及数字化服务等所有数字化相关研发业务集合为一个部门,促进数字化研发力量的内部整合。
中国市场是数字化发展的引领性市场,宝马在不断拓展与领先科技公司合作的同时,已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体系,在中国的1100多名研发人员中软件开发团队超过400人,并专门在中国设立了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开发团队,专为探索中国客户对于数字化体验的需求,并设计和验证适合中国客户的人机交互方式。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采用和科技公司一样的敏捷开发工作模式,致力于以数据驱动研发,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
文|JackieL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