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巴山大峡谷—红豆杉栈道
多份大数据报告表明,疫情之后报复性旅游的预言,已在2020年暑期得到应验。
暑假刚过,去哪儿网即发布《2020年暑期出游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暑期机票预订量已经恢复至去年的9成,酒店行业在高星酒店的带动下恢复至去年的8成,其中8月高星酒店预订量反超去年;95后作为一股新生力量,正成为今年暑期旅游最活跃的年龄群体。
来自曹操出行大数据研究院的城市出行数据表明:近期,国内各主要城市的日均出行量正成为本年度截至目前的最高点。尤为亮眼的是,上海、成都、重庆、深圳、广州、杭州的出行量正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那么未来,以中秋国庆为代表的双节黄金周,中国旅游会走势如何?
我们认为,如无其他不可抗力干扰,其进一步走高的态势将会持续凸显,其据有三:
其一是8月31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大数据杀熟”行为纳入监管。“大数据杀熟”,经济学上称为“价格歧视”,即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通俗地讲就是:一个新用户和一个老用户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老用户看到的价格要比新用户高。
虽然许多OTA(在线旅游)平台都否认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但据2019年北京市消协发布的大数据“杀熟”调查显示,有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有39.5%的被调查者经历过在线旅游类APP或网站的大数据“杀熟”。
国家文旅部在8月31日这个时间节点——暑期旅游之末、中秋国庆黄金周之前,出台这个防“杀熟”的暂行规定,无疑是基于暑期旅游集中爆发的具体问题,为未来黄金周之前的、更加旺盛的、在线旅游市场中不断增长的预订需求,筑实了政策防火墙。
其二是9月初,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开学经济”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自8月中旬以来,学生们在美妆护肤类商品上的消费金额同比增幅超过120%,设计师及潮牌服饰的销量同比增幅达到183%。这被认为是,疫情让同学们大半年没见面,大量学生将“颜值的打理”放在了首位,让自己焕然一新。那么在开学之后,打扮的漂漂亮亮干什么呢?
京东大数据同期显示:在“开学经济”消费趋势中,旅游地图及相关商品的销量同比增幅也超过60%。显然,这群95后的文化旅游新生力量,将会更加活跃地出现在黄金周的旅游市场上。
其三是上周三(9月2日),2020年十一长假期间的火车票正式开售,结果广州-汕头、昆明-大理、成都-重庆、广州-茂名等短途线路多个车次一抢而空,很快售罄。这是一个更加明白无误的信号,一个人挤人、人看人的拥挤期正在袭来。
拥抱这个艰难回转而来的拥挤期,除了用短暂的兴奋心,还得加上更小心翼翼、更战战兢兢的呵护之心。唯其谨慎,才能旺盛恒久远,平稳永流传。
作者:敬城
编辑:徐诺
封面图片由巴山大峡谷提供
“那些商业leader”投稿与合作热线
徐姐姐:1862832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