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阅读需要3分钟
本文作者:道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N95口罩”、“体温检测”、“居家隔离”就这样成为了我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很多人的新年愿望也从“升职加薪”,变成了“活着就好”。对于每天都需要外出的上班族而言,病毒的防范则更为重要,除了最基本的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物品,还有什么能够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呢?
对于车企而言,“科技战疫”成为了当下的主要命题,除了生产口罩,他们还通过诸多先进的设备,来为疫情防控助一臂之力。2月27日,长安汽车推出了一款防疫黑科技——长安热成像防疫车。这款全国首创的长安热成像防疫车是通过对长安汽车CS75PLUS车体改造,并搭载军工级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打造而成。它的出现将大大降低社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出现的“接触式”、“遗检漏检”、“高误差”的防疫风险。那么,这款传说中的“神车”到底有多神?首先,它能够远距离检测体温,其搭载的军工级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有效测温范围可达10m,真正做到“非接触式”体温测量,避免交叉感染。很多安装在公共场所的体温检测装置,常常会出现漏检现象,导致感染病例难以被及时发现。而长安汽车解决了这一问题,热成像防疫车通过多目标同时检测技术,可同时选取多个目标进行热成像体温检测,受测者只要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经过测温范围,不用停留,即可完成测温。就算是人流密集,也不会出现遗检、漏检,和大量人群滞留的现象。即便是专门的体温计,也时常会“抽风”,±1摄氏度以上的误差似乎并不少见。然而,长安热成像防疫车搭载的军工级AI智能温感系统,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大误差在±0.2摄氏度,保证了人体测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体温异常者,也能够“秒”识别,真正做到零误差。这款长安热成像防疫车应市政医疗机构的防疫需求,出现在重庆重点防控的街区、干道,进行移动式检测,缓解“人多检测设备少”痛点。这样一来,每天需要出入公共场所的上班族们,也就不必过于担心了。在为社会推出黑科技防疫装备的同时,长安汽车工厂也在严格执行防疫标准,确保员工的复工安全。2月中旬,各大型企业纷纷迎来了首个复工日,长安汽车在复工的第一天,便为员工们准备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除了体温检测、分时分段就餐、每日两次以上消毒等基本保障,减小工厂内的人群密度,也是在长安汽车看来,必做的功课。在长安汽车的工厂内,机器人的运用,使自动化率达90%以上,较传统汽车制造工厂减少线上操作工人56%。不仅如此,智慧工厂管理平台的应用,能够令每天采集制造的数据多达23G、5000万条,信息化率平均达85%,保证了设备运行、质量信息实时、在线监控、预警,从而在实现高质高效的同时,减少了人员的流动聚集、扎堆,助力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长安汽车还会为用户带来‘健康汽车’”。3月10日,“PM0.1级”复合抗菌杀毒高效过滤器将迎来量产,这一配置将与等离子发生器、自定义新风系统等配置,实现超强的过滤、杀菌、换气功能,使整车达到优于“N95口罩”级别的防护。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将会把“车载口罩”付诸实现,汽车对乘员的保护标准将从过去的“安全”升级为“安全+健康”。除科技上的投入之外,在抗疫前线,也少不了长安汽车的身影。疫情爆发之初,长安汽车于第一时间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并快速发挥全球布局优势,同各海外机构展开“与时间赛跑”的紧急采购,寻求国内紧缺防疫物资,驰援疫情防控。在社会对医疗防护物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形下,长安汽车已集聚资源,开始紧锣密鼓的防护口罩生产工作。长安汽车已在全国各地获取到负压防疫救护车的需求线索,并积极响应号召,即刻投入到赶制负压防疫救护车的攻坚战中,截至2月12日,一部分救护车已抵达武汉市。长安客车现有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长安睿行M80、M90两款转运型救护车可以投产,而负压防疫救护车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与此同时,负压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就在我们发稿前几天,3月2日,长安汽车向湖北孝感市疫情防控部门捐赠的CS75PLUS、逸动PLUS顺利运抵,用于孝感市政府各部门防疫防控工作。
自疫情爆发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便奋战在疫情抗击最前线,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不辞辛劳、不舍昼夜,他们的付出,让一座座城市逐渐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为感恩医务人员的汗水与奉献,2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护人员优惠购车”活动,通过折扣优惠、置换补贴等政策,以实际行动致敬这群美丽的白衣天使。冬天已过,春天想必不会远了。在非常时期,长安汽车正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复工的上班族、前线工作人员保驾护航。除长安汽车之外,还有很多车企,在这场攻坚战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相信有他们的默默坚守,战胜疫情的日子将会越来越近,我们的城市,也将会早日恢复到从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