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至2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7805例(其中重症病例1197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4376例,累计死亡病例200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185例,现有疑似病例5248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7441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5881人。为给抗“疫”出一份力,汽车企业除了捐钱捐物,也在相继推出一项项的黑科技产品。2月18日,长安汽车宣布搭载军工级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的长安CS75 PLUS即将投入使用。
![]()
据长安汽车官方介绍,该车拥有领先的测温技术,可远距离(有效测温范围可达10米)、“无接触式”测体温,体温异常者,能够“秒”识别,最大误差在±0.2摄氏度;覆盖范围可涉及主要街区和干道,弥补固定监测点监测遗漏区域,缓解“人多检测设备少”的问题;此外,可通过AI面部识别+云处理进行多目标同时检测,减少等待时间,进而将每日进行监测大数据云端处理,供政府管理机构参考。据悉,该车将于3月1日起,免费提供给重庆市内高铁站、社区等市政、交通、医疗服务机构使用,为公共防“疫”助力。2月17日,我们从吉利汽车研究总院了解到,吉利先期投入3.7亿元的“全方位健康车”的首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首个“车规级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已试制成功,央视《新闻联播》2月16日相关报道已实现落地。
![]()
据悉,吉利“车规级CN95”采用活性炭、高效无纺布、多层复合介质等孔径更小的新型滤芯材料,不仅可以防霉除异味,除烟雾、粉尘、花粉等易致敏物质,还能实现对直径0.3µm的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对新冠病毒吸附的通常大于0.74µm飞沫的过滤效率能达到98%,并且能够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的PM2.5颗粒,拦截效率达99.9%以上,达到了N95型口罩级别的过滤效果。
该滤芯现已批量生产,第一批试制滤芯已发往武汉、台州、贵阳、西安等地,将率先装配在158辆嘉际“抗疫车”上使用。
2月14日,上汽乘用车携旗下荣威、名爵两大品牌,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推出了这款便携式UVC灭菌灯,供车主完成日常车内消毒。
![]()
所谓的UVC就是短波紫外线,波长在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它可以将气溶胶中的病菌的DNA和RNA打断,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和繁衍,进而杀灭病菌。
![]()
它的用法也很简单,通过将它安装到车顶,我们只需离开车内远程操控,并为它设定消毒时间,只需半小时就可以高效的灭杀车内细菌和病毒。我们可以看到,这款UVC灭菌灯十分小巧,方便携带,使用场景也十分的广泛,就连是小编我也是很想买到一个放到自家车里。
不过由于产量原因,这款便携UVC灭菌灯还没有大批量生产,不过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在直播中表示,它很快就能大批量生产,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今年年初,中国一汽红旗品牌与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行动,率先在移动出行领域,应用“防病毒车内空气消毒液”,保障市民的健康出行。
![]()
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生物医药领域首批建立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其工作重点在于面向重大社会需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及重大疾病防治需求,持续开展技术与产品创新。此次,中国一汽红旗品牌与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行动,旨在将“健康出行”落到实处,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防病毒车内空气消毒液”内含有抑制和灭活病毒功能的中药成分,且不含酒精,对人体健康无害。此产品能够在对司乘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对座椅等车内设备、设施也不具有腐蚀性,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首批“防病毒车内空气消毒液”已经分发给长春市部分“T3出行”红旗车辆使用。消毒液配合加湿器,可以实现循环雾化,直接给车内空间消毒,这种方法比常规消毒方法更加便捷,效果持久,此方式得到了司机及乘客的一致好评。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的趋势暂缓下来。而在下一阶段,如何让各大企业恢复生产运作,以及如何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武装社会,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也都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这值得我们的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