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在中国变革进行时,一个关于垄断的处罚决定,没法不及时回应。
其实更为人所谈及的,是福特在华面临变革之时,却忽然遭到了这么一个处罚,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也因为这个处罚,必然会加快福特变革的步伐。
“垄断”这个词儿,在汽车行业活跃之极,从来未曾休止过。2019年6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对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对长安福特处以罚款1.628亿元。
罚款多少,对于现在的福特而言,算不上最为重要的事。因为它要做的事情,比这1.628亿元重要不止百倍。
监管总局所发布的处罚决定提到,2013年以来,长安福特在重庆区域内通过制定《价格表》、签订《价格自律协议》以及限定下游经销商在车展期间最低价格和网络最低报价等方式,限定下游经销商整车最低转售价格,违反《反垄断法》关于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的规定。
由此认为,长安福特的行为剥夺了下游经销商的定价自主权,排除、限制了品牌内的竞争,并实际削弱了品牌间的竞争,损害了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处罚的原因和处罚的结果,清晰明了。而长安福特也及时回应了:长安福特充分尊重并坚决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就此次反垄断调查所做出的处罚决定,我们已经采取行动与经销商一起规范区域销售管理。同时我们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继续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切实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长安福特不得不诚恳接受处罚,有可能的是,它还可借助此次机会赢得一片叫好,并趁着这个势头重新建立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毕竟,遁入困境的长安福特,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和部分经销商关系闹了个僵。
早在2016年4月,汽车行业就冒出了一个大新闻——因湖南地区所有经销商库存压力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等,湖南全体的长安福特经销商给长安福特发了一封函告,表示要求自2016年4月7日起暂时停止从长安福特提车,并不再接收自动配送的板车资源。
经销商和厂家各执一词。
长安福特曾对经销商的集体“上书”进行回应:我们已经了解到少数经销商所发出信函的事情。我们非常愿意与这些经销商进一步沟通从而了解他们在信函中所提出的具体顾虑。总的来说,按照行业衡量库存水平的惯例,我们的库存天数始终保持在非常健康的水平,事实上,经销商现在的库存天数甚至还低于去年。此外,我们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表现仍然非常强劲,这也让我们继续对福特/长安福特和经销商伙伴的业务发展保持充足的信心。
而实际的情况是,长安福特在2016年销量的确有所提升,但从2017年开始,其销量一路走低。
无论如何,福特在华遭遇困境已成现实,和过去的回应不同的是,福特没有利用太多的官话以维护自身的形象,而是及时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做出行动。或许,这就是变革中体现出来的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