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0日,2019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京召开。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我们必须得看到未来不是一个汽车产量增加的未来,而是共享移动出行的未来。”
![]()
车保有量很难再扩张
为什么会有此言论呢?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800万辆,北京当年底开始限号,相关专家猜测,中国市场的最高点儿在什么位置?以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2017年大约2888万辆就已经达到了销售顶峰。
![]()
但是,因为人口密度,因为人口结构,因为城市限号,因为经济现实等问题,中国汽车市场千人保有量还是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72辆,美国为800多辆、日本近600辆以及韩国370多辆,从此数据来看,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从通车公路千人里程的数据来看,美国:25.6米/车,日本:16.2米/车,德国:14.1米/车,则中国的该项数据仅为:6.5米/车。如果再考虑城乡一体化的差异,在城市的车辆对应的每车通车里程数,各位可以自行算一算,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现在天天堵车。
![]()
再从中国人口的角度来看。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时,80后人口的总数是2.28亿,90后是1.74亿,00后是1.47亿。按照这个下降速度,80后退休之时,补充进来的20后劳动力总数很可能只有一半。
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出生率为1949年以来历史最低值。也就是说,放开计划生育之后,人们的普遍的生育意愿较低。
![]()
这些因素都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未来扩大非常困难。
短短几年内,我们能看到国内各个领域的共享式经济平台遍地开花。在出行领域内,滴滴打车的出现,把社会上很大一部分闲散的汽车资源,整合到一起,正式拉开了共享出行的第一步。随后从共享单车的出现,再到传统车企推出的共享汽车等共享式出行,已经让汽车市场开始对产量的无限增加或者是产量以高速增加的时代说再见了。
![]()
而且这个变革速度要远比从马车到汽车的变革速度还要快。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经陆续有15家传统整车企业开始转型向移动出行领域,既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这样的跨国车企,也包括北汽、上汽、广汽、吉利、奇瑞、力帆这样的自主车企。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容量也从2015年的660万亿,到2018年的3800万亿,平均年增长率为79%。而且,如果规模继续扩大,按照Intel预计,共享自动驾驶出租车到2050年收入将达到7万亿美元。如今,全球汽车销售额达到2万亿美元。
![]()
更有意思的,是探寻分享经济背后的价值
共享经济、共享汽车的盛行,糟糕的城市状况,高昂的养车费用,很多人开始怀疑拥有一辆车的必要性。而共享出行服务的普及和提升,让人们不再需要为使用而购买一台车,汽车的所有权被动摇了。
![]()
这两年,汽车行业热门的谈资同样是新的用户,新的服务方式,新商业,新体验,新出行。这是整个社会的演化趋势,所以未来共享汽车市场盘子会足够大,有网约车,有汽车分时租赁,也有共享单车。未来三到五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包括牌照等资源的限制,这种共享出行将会成为一种消费者的选择,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车舆传媒,汽车业领先新媒体集群:[车与舆]汽车行业及车型辣评、[新能源观察]市场分析及汽车行业高层专访、汽车生活方式、[开车客]关于汽车驾驶、保养和维修等实用内容、[Miss car]一档diss为主,八卦有趣的汽车脱口秀栏目、[驴眼观赛]专注于汽车赛事营销、[双涡轮]新车热门车试驾和安全性能测评。
[轱迹],国内首档历史文化类公路视频节目。结合图文.小视频.直播.动画等技术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再次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