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汽车发明以来,
其设计方向就出现两种分支,
要么做大,
要么做小。
![]()
比如商务级别或者行政级别的汽车,
一定会加长加长,
再加长,
越长越有面子。
![]()
相反,
主打经济适用的车型则会尽量做小,
省油、好停车是微型车的主要优势。
哎!
等一下,
你说的微型车我怎么没见过?
是这种吗?
![]()
还是这种?
![]()
范儿无奈的告诉你,
都不是。
你说的这些车叫做A0级,
而微型车叫做A00级。
分不清小型车和微型车很正常,
因为我国的微型车(划重点:汽油车),
几乎处在灭绝边缘。
![]()
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
早在十几年前,
我国微型车市场热闹非凡,
绝对不是现在所能想象的。
微型车主要有三种,
微客、微面、以及微面衍生出来的微货。
![]()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中日合资的铃木奥拓了,
它在国内汽车市场叱咤十余年。
总共就只有三种车型:
什么都不带特别素的是都市贝贝;
带全车大包围的是快乐王子;
包围加尾翼和进气口的是大王子。
![]()
从里到外都是日本铃木设计,
空间虽然不大,
但是人机工程却设计的十分合理。
发动机虽然是0.8排量3气缸,
但是最早的一批进口发动机据说能飙到130km/h!
![]()
关键是二手价格居高不下,
非常保值。
这么说吧,
买一台二手奥拓,
只要勤擦勤洗别出事故,
一年后再卖出去兴许还能赚钱。
![]()
可是这么好的车怎么停产了呢?
范儿必须很遗憾地告诉你,
别说合资奥拓了,
就连合资铃木也退出中国了。
在海外市场,
奥拓已经进化到了第八代,
只是无缘中国。
![]()
老车迷感到惋惜,
奥拓曾经陪伴了中国汽车最黄金的十年,
新车迷感到遗憾,
还没有机会开上经济实惠的微型车,
难道变成历史了吗?
![]()
事情发展到目前这种情况,
范儿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时代的发展变迁太快,
快到我们还来不及适应来不及思考。
中国人消费汽车摇摆不定,
厂家宣传策略朝三暮四,
国家政策朝令夕改。
总之就三个字,
瞎折腾。
且听我慢慢道来。
![]()
一开始,
老三样新三样占据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大部分江山,
在那个汽车市场正在启蒙的年代,
昂贵的汽车无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或者说很形象地把人分成了有车阶级和无车阶级。
![]()
打破这一现象的就是微型车,
4万多元的奥拓可以让你无限接近你的汽车梦,
再加上奥拓的品质并不差,
口碑也好,
瞬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
但是后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壮大,
国内外各大厂家都来施展拳脚。
他们发现,
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
于是厂家们开始了疯狂的价格战。
结果显而易见,
紧凑型车的价格降到了10万元以下,
比如凯越、福美来、伊兰特等等。
![]()
价格战的后果是老百姓再也不认可微型车了,
微型车只有廉价这一条出路,
比如广阔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
倒霉的是正好赶上自主品牌发力,
紧凑型车甚至降到了5万元以内,
微型车在中国彻底一蹶不振了。
![]()
如今这个时代,
一线二线准一线城市,
开始遇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病”。
不仅开不动,
甚至连停车都得排队。
量一下自家门口的停车位,
紧凑型停不进去,
小型车不好停,
只有微型车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当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度过了膨胀期之后,
才逐渐理智地总结出微型车的种种优势,
可时过境迁,
国内已经几乎没有微型车可以选择了。
![]()
最致命的才刚刚开始,
由于汽车严重饱和,
摇号购车成为了各大城市没有办法的办法。
你想啊,
好不容易摇到了号,
你会买一台微型车吗?
你连小型车都看不上!
借钱也要买个大一点的车!
起码得对得起这块来之不易的车牌啊!
![]()
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越是大城市越需要微型车,
可是越是大城市越限制购车,
逼得老百姓去买更大的车。
生产微型车的厂家本来的客户是大城市,
因为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
没有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
但是大城市摇号的壁垒让厂家望而却步。
![]()
以制造小车擅长的日本铃木猜不透中国人的心,
微型车明明在日本卖的很好,
为什么到了中国就不行呢?
其实范儿觉得这一切都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中国的汽车市场并不成熟。
各位觉得有道理吗?
车有范儿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