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大型车展,车透君觉得最有收获的环节就是采访车企老总,因为访谈间老总们金句迭出,道出了很多的车市真理。
车透君日前在车展期间采访了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施弘,他很健谈也不喜欢讲套话,是媒体记者眼中的好采访对象。
![]()
当被问及“一汽大众引入捷达、上汽大众牵手奥迪,上汽通用有何大招再拓增量?”时,施弘表示,“这让我们小骄傲一下,我们2004、2005年定下的多品牌运作策略是成功的。虽然中间不是走的那么顺,品牌有起起伏伏,不过走到去年,相对来说我们三个品牌架构是比较平衡了。”
“下一步在各价格带中,我们三个品牌的位置要怎么放,需要重新思考一下。”
施弘随后谈到,在车市进入缓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一味地通过扩张细分市场来提量,不一定是好办法,需要重新关注过去发展中撑大的那些结构是否合理。
“这包括了经销商盈利,也包括主机厂盈利。要是主机厂亏了,经销商赚钱是不太可能的。”
施弘谈及了发达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市场,一般经销商的新车销售(售后服务)和二手车销售的业务比例是1比1,甚至二手车高于新车。
而在中国,一个比较好的汽车集团,二手车比新车,占比20%就不错了。
施弘还透露了一个美国人告知的商业小技巧——他们卖新车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想卖新车来赚钱,他们卖新车的前提条件就是车主有一台二手车置换给他,这样他们的第二台车一定赚钱。
“我们过去跑量是抓首次购车,但就上汽通用未来战略来说,不一定要抓首次购车。”施弘的金句引起了车透君很大的共鸣。
针对服务,施弘称,造车新势力带给上汽通用的启发很大。
“我们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4S店是非常多,超过1600家。但这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做线上。造车新势力在利用线上线下的结合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所以我们才会思考未来我们应该从服务上向他们学习什么,有一些他们走过的什么错误我们要避免,他们在终端碰到的问题,在业务链里面我们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得更好。”
写在最后:
拥有庞大的体量规模,但上汽通用还在不停地学习、思考和探索,这或许是“大象起舞”的关键所在。
(车透社出品,主编罗裕,图片来源于网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