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Jackie LXX。
之前我已经数次体验过吉利博越,乃至于虽然还没有试驾,但我个人觉得博越在外观、内饰和配置上已经很难给我惊喜了。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走出机场,坐上驾驶位开动它的时候,这辆量产版博越立马就博得了我的好感,让我觉得“真的没有为这款车鼓错掌”。
至于产生好感度的原因,我想第一个因素是让我基本挑不出毛病的内饰质感,给人一种细腻而微的安心感。你会觉得虽然你是第一次开这辆车,但为什么它的每一处设计似乎都是那么让你熟悉而顺手。吉利博越车内氛围的好感,不仅仅是整体设计好看或者用料的堆积,而真的是在于设计的考究和细节处理的得当,如果以静态的标准衡量,博越的内饰质感已经有了大众车型的八九成水准。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在设计上的短板往往通过看似高档的用料完成,但你是否想过:一款售价低廉的车都能用上软材质、真皮材质,那么因为成本的限制其实很难让这些车真正有细腻感的。可是在博越车内,你会发现,这款车所给到的细腻质感相比博瑞进步更大:真皮方向盘手感很舒服,车门扶手的皮质包裹也是质感满满,座椅甚至还用上了Nappa皮,双缝线的工艺也很得体。同时,银色拉丝饰板的视觉效果已经备受好评,可我还观察到,就连前仪表台的搪塑材质也比一般车的用料更软,发泡泡沫工艺更好些,而我一直批评的博瑞车内材质纹路不好看的问题也全部解决。
最让我赞赏的设计是中央档杆旁边的两个扶手设计,那种曲面和立体感真是对中国书法审美的一种精彩提炼,又有点莫比乌斯环的感觉,仅以此部分就可以把博越的内饰设计再提升到一个档次。而且在材质上,光亮的金属质感,和拉丝面板相得益彰,并不重复,整体质感让我爱不释手(虽然实际用途可能并不大)。而车门拉手也是一个小创新,车门拉手和车门把手是整体设计,可能有些人觉得反手开门会有点不习惯,但是从设计观感上却相当融合。
当然,连按键这种细节设计也毫无低成本化的想法:按钮组件处理细致,四个按键中间一小条镀铬条、具有坡度的按键形面、圆角矩形的设计,都是和当前设计潮流紧紧相连的。
还有一处细节你可以注意下,所有的数字字体都显得很独特,后来吉利方面说,全车的数字字体都是吉利自己设计的,这给我的感觉是吉利在追求设计一致性上已经和全球一流科技公司们的要求一样了——比如你会想到苹果、谷歌、微软,他们的所有产品设计都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字体设计,这就是魔鬼般的细节。
当然,我也不得不说,整体仪表盘和中控系统的UI设计都还有进步的空间,不是说不行,而是过于花哨喧闹的风格和车内的简洁飘逸有点格格不入。而仪表盘的设计布局也和沃尔沃车型几乎一致,是不是还可以再有点创新呢?
所以我的疑问是,天啊,吉利到底是怎么把成本控制做下来的?你要是看过同级别的几款车,比如和广汽传祺GS4比,两款车内饰质感的差距就好像是友谊的小船和爱情的巨轮那么大。
话说回来,吉利一直说博越是中国最美SUV,有些朋友会认为外观不见得有多美,但我的想法却是:我们是不是要从整体上来评价一辆车的设计?就凭博越的车内氛围我就可以给到90分甚至还可以多些,那么就算外观给个中上的分数,整体设计也是一流水平吧。
接下来,让我们再说说驾驶部分如何呈现好感度的吧。简而言之,博越这款SUV调校和设定偏舒适,或者说就是舒适设定,第一感觉就是简单易开没难度,无论你是壮汉还是淑女,都很容易上手。说实话,这款车给我的感觉其实很像第六代凯美瑞,没什么怪脾气,平顺起步、积极升挡、方向轻柔,没有什么真正的驾驶乐趣,却可以让你在今后长时间的驾驶中不会生厌。
具体来说,首先是电子转向助力有两段调节,在舒适模式下,我个人认为低速转向力太轻了,没有安全感,而选择到运动模式就刚刚好。看起来这是吉利做的一个两全选择,比如女生可能对于比较轻的助力就会更偏好,双向选择就是好感建立的基础。同时油门踏板和刹车都比较软,虽然选择了运动模式也没什么变化。鉴于我是开惯日产逍客的人,所以我想可能欧系车的买家换到博越上都要适应一下。
吉利应该是把DSI的技术消化得很好,6AT变速箱匹配1.8T的发动机非常平顺,甚至你几乎察觉不到什么换挡顿挫,也不会有涡轮迟滞的感觉。只是这种平顺性带来的另一面是急加速能力只能说马马虎虎,重踩油门时动力输出没有那种澎湃的感觉,降挡反应不算快,更多是追求平稳。而且往往转速指针到了4000转就开始升挡了,应该还是基于省油和平顺性的考虑。当你选择在运动模式的时候,你会发现变速箱最高档位也是保持在5挡,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换挡时间来提升动力响应,当然ECO模式则完全是各种迟缓响应了。
从乘坐感受来说,博越悬挂调校初段比较软,高速上的起伏会让后排乘客明显感觉到车身的晃悠,这和当初博瑞的韧性、偏硬区别很明显,这种偏软的调校在山路上行驶时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侧倾,但好在初段过后撑得住。换到补丁路面或者大减速带这样的路况下,你又会感觉到悬挂一下就到底,有点硬抵硬,尾段处理的不细腻,而且后排颠簸感比前排明显。
我个人理解是吉利工程师还是希望在城市路面下尽量还是优先满足舒适性需求,毕竟这样尺寸的车身还是更适合家庭用户。而一旦遇到大的坑洼路面则是能够尽快托住车身,增加稳定性,这样才能给驾驶者带来足够的驾驶安全感。如果你要问这种处理对不对,当然是对的,但个人觉得博越上所提的软和硬之间还可以加一点过渡,或者说再多一些一致性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写到这里其实主要感受也就差不多了,但你要知道吉利在博越上却是给足了配置,比如ACC自适应巡航和城市预碰撞系统,还有可以语音控制的中控系统。这两项配置我个人都很看重,而且在一百多公里的试驾过程中也让我简直觉得得心应手,跟车系统好用得和沃尔沃一样,并且刹车减速都能够给你足够的预警时间。稍有遗憾的是,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只能声音提醒,没有震动,更没有本田和宝马上的自动纠正。至于大家都交口称赞的“你好,博越”,其实这套系统在奇瑞艾瑞泽5上也有,应该都是基于科大讯飞的技术,只是吉利更积极地把更多车内控制权限给到了车载主机,你可以通过语音来调整空调温度、娱乐系统这些功能,偶尔使用还是很有情趣的。
全景倒车影像颗粒感太严重,合成和畸变也比较大,远不如我们那台MX6的效果。另外仪表盘的系统菜单显示逻辑不太好懂,比如切换到有音响控制键的时候会有激活提示,激活才能控制仪表显示的导航界面、蓝牙界面等,不激活则是控制音响系统。还有就是语音控制系统整体是基于云端的,没有流量辨识度差不少,这个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个负担。
写到这里我发现博越还有不少小细节可以说说,比如博越座椅头枕是按压弹簧调整的,更容易找到合适的支撑位置,也带来更好的安全性,这很有沃尔沃的风范。而吉利甚至给自己的钥匙做了一个防水设计,说的是可以做到35ml水深的防水,也就是说,把钥匙一不小心掉进水杯什么是没问题的。再比如,博越车门置物格的照明灯在车门关闭时呈白色,在车门开启,车门下方红色警告灯点亮时照明灯也会自动切换成红色。这些细节层面的呈现吉利其实都没有太多对外传播,但不代表他们没做,这点的确让人很佩服,因此我也很愿意给这辆车一个十足的高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驾仕派(微信号:jiashipai)&作者名
__________________
获取前沿汽车观点,咨询购车建议,关注驾仕派。
微信公众号:
jiashi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