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开始,整个汽车行业都将在上海盈港东路168号狂欢,所有汽车人都将被这个舞台推向高潮。
记者|罗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胶着的气息。
还有三天,万众瞩目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车展将正式拉开序幕,作为目前中国最权威、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工业展,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已经成为中外汽车产业广泛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展示平台,成为引导汽车消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所以,上海车展的意义已经远超汽车展览的范畴,其更是接下来一段时期内车市走向的风向标。特别是在车市下行、裂变加剧的当下,各大车企如何打赢市场突围战,或多或少都会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得以呈现。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本次车展的主角毋庸置疑是势头鼎盛的新能源车。原本车展上汽车性能之间的较量,已经成为油与电、电与氢等多种汽车能源方面的角逐。
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在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的展出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第十五届展出新能源车91辆,到第十七届的130辆,再到今年,相信只会更多。上海车展已经成为各家车企新能源战略的前沿阵地。
所以下周开始,整个汽车行业都将在上海盈港东路168号狂欢,所有汽车人都将被这个舞台推向高潮。
当然,不光是各大车企已经严阵以待,各大媒体也是蓄势待发。如何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车展内容成为各家媒体争夺的制高点。《汽车公社》也不例外,从编辑部到视频部,从主编到执行记者全都任务满满,力图从不一样的角度带给读者更充实的车展信息。
毕竟对于敬业的小编来说,在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上,“996”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必须是007,从早晨零点工作到午夜零点,持续七天。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相信我,《汽车公社》的每一个成员对凌晨4点的上海了如指掌。
没错,我们都是夜之精灵。黑夜从来不属于睡眠,黑夜,只属于工作。
读到这里,不必可怜小编,毕竟作为一个汽车媒体的从业人员,这都是本职工作,倒是西安一女子最近的遭遇更加值得同情。
4月11日,西安女子在奔驰4S店哭诉维权的视频突然火了。视频中女子称花费66万在西安某4S店买了辆奔驰新车,还没开回家就出现发动机漏油,协商等待15天后,经销商仅仅给出了换发动机的解决方案,这让她完全没办法接受。
日前,虽然奔驰4S店的客服人员表示,“公司领导已经和客户进行了沟通,客户现在很满意。”但是,女子在此后的视频发言中称,“让我比较失望的是,奔驰官方给出的答复是已经与我达成了友好协商,实际上,本人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奔驰官方或者4S店相对官方一点的回复,都只是跟他们销售不停的联系,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并没有解决。”
对于此事,小编很是不能理解,在当下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各大车企都尽可能想方设法树立积极的品牌形象以提振品牌的销售业绩。作为国内豪华品牌的头部势力,奔驰更应该深知此间道理。
在这次发酵的维权事件中,奔驰官方竟然处理得如此迟缓,至今还未就此事进行有效解决,这样的舆论场显然是对于奔驰极为不利。
而本次事件中,暴露出更具社会意义的问题是,难道维权只能欺软怕硬?视频中这位女士称,“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也曾这样说,“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她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我相信,视频中的女士大抵也是这样的想法,认为作为知识分子能够通过讲道理获得正当的合理诉求。但无奈,现实却逼迫着她只能当众成为一名“泼妇”。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和第25条中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既然有法可依,那么此事就更应该按理解决。
如果有礼有节会被对方视为软弱可欺,非得展现出比对方还不体面还凶恶的嘴脸,才能获得你本该得到的东西,那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就应该受到质疑了。
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THE END
汽车公社 | 每日汽车
微信号:iauto2010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
其他公众号
速度 深度 态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