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境线上的生活
我们想象不到
却又恰恰是最有想象力
最刺激的日常
他是一名建筑师。
因为在2015年一档家装改造节目,
将北京胡同里6.8平米的“史上最小学区房”
改造成厨、卫、卧俱全的“总统套房”,
一夜成名。
他是一名“网红”。
拥有67万的忠实粉丝,
被很多粉丝称为 “建筑界的小栗旬、霍建华”。
只要是他走过的,改造的地方,
都会变成网红打卡点。
改造胡同老屋,
改造贝津铭祖宅,
于他而言,老的就是新的。
他就是网红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
人们迷恋于他的简单高级,迷恋于他无处不在的小巧思。我们追着他的改造点去旅行,那作为改造圣手的他平时的旅行又是怎么样的呢?
让人意外的是,一个致力于改变城市生活的人,最爱的旅行方式居然是远离繁华的城市中心,游走在边境线上。
边境线上,总会有些奇特的矛盾体存在:
仅仅一河之隔,
一边的人们吃着手抓肉配青稞酒,
而另一边的人们悠闲地品尝着甜品莱杜;
两国的边界上,
最受关注的项目就是每天晚上定时降国旗,
大家一起围着看;
对于边境上的军人而言,
乐趣就是比赛看谁的脚甩得高……
印巴边境线上
和平与冲突成为了趣味比赛
「每次穿越边境线时,我都会有特殊的感觉,有时很兴奋,有时又特别紧张。
比如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线上穿越,你会感觉在两种文化、风俗甚至意识形态之间切换,会有未知探索和冒险刺激的感觉。
2001年,我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的地方上,见识到了一条世界上最庄严的边境线。
这条边境线非常奇怪,因为它不是在地面画线立碑划分的,而是用探照灯打出了一道亮光,用这道光来区分两个国家。
这道光非常亮,非常刺眼,亮到打开卫星图,你都可以看到一条明晃晃的黄色线条。」
「有一天傍晚,大概七点钟左右,
我在这条“黄线”附近闲逛,
居然碰上了边境线上的“甩腿比赛”!
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线上的军人,
站在边境线的两边,神情凝重,
一声令下便开始甩起脚,
迈开腿,看看哪边脚踢得高,
哪边步子迈得远,哪边就获得了胜利。」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哈哈大笑了出来。
但后来发现周围人都很严肃,并不是像我这样的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这场比赛,我也就控制住了自己。
后来我跨过两个国家的边境线,和两国人都聊了一下,暗暗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印巴边境线就像两国冲突的一个缩影,印巴在外交领域的明争暗斗,在边境线上,以另一种独特而又平和的方式得到了再现。」
「有印度人告诉我,
虽然巴基斯坦和自己国家经常发生冲突,
但两国人都希望不要再有战争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说的那句话:
“没有人喜欢战争,也没有人不向往和平。”」
「这是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在边境线上看到的东西。
我是日本人。日本是岛国,日本人的观念里,从来不会出现“边境”这样的概念。
在大三决定休学到亚非欧国家旅行是一件很疯狂的事,但我很庆幸我走了出去,看到了象牙塔外面的世界。
如果我只会一头扎进老师的教导里,肯定不知道,也不会相信,和平与冲突可以这样并存。」
边境线就是带青山周平进入不同世界的绝佳窗口。
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线
一边在奔向终点
一边仍在起跑线上徘徊
有一次,我来到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三国的边境线,也就是西藏的普兰县。
那里有个斜尔瓦口岸,还有条名字很好听的河,叫孔雀河。这条河意义重大,因为它把中国和尼泊尔分隔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河的这头,西藏人吃的是藏面、酥油糌粑和手抓羊肉,喝的是青稞酒;
河的那头,尼泊尔人吃的是桔雷比、莱杜(两种甜食)和Daal Bhaat(豆汤饭)。
一条河养出了两种饮食文化,一条河开辟出了两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这太有意思了。
第二天我再次来到这里,
发现这里的交通方式也很有意思:
从中国境内驶出的卡车、货车,一跃过孔雀河,
一通过斜尔瓦口岸,就立刻停车,
然后尼泊尔那边有专门运货的人过来接货,
他们大多数都把货物往肩上扛,
用人力完成货物运输。
后来我才知道,
原来他们太穷买不起车,
只有出卖自身劳动力了。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
这是我见过反差最大的一条边境线。
尼泊尔和印度的边境线
一个世界的两种活法
尼泊尔和印度的边境线,则是最发人深省的一条线。
因为两个国家距离太近了,感觉尼泊尔和印度之间就像北京的朝阳区和海淀区一样,走几步路就可以串门了。
但其实迈过那条线,就等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地理上的无限接近让两个国家差异显得尤其突兀。我注意到,女性游客在尼泊尔,比在印度的待遇要高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种姓制度和种姓意识在尼泊尔的印度教徒中,不像在印度的印度教徒中那么严格和强烈。
所以尼泊尔对待女性比印度更宽容,这也是尼泊尔为什么曾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至少,女性在这个国家有一定的地位和尊严。
▲一名印度女子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猴庙山下乞讨。
这一年间,他一个人生活,
几乎切断了和现代都市生活的所有联系。
探索各种边缘地带,
仿佛是青山周平的灵感源泉。
在这些“线”上,
他发现,生活原来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他觉得,未来是漂流人的时代。
他更愿意去那些城市的犄角旮旯里,
看看这个世界上那些不为人熟知的人和事。
▲青山周平周游世界的全部行囊。
「还记得最早把“环游世界”这个想法告诉爸妈,他们听完就特别担心,觉得我放着大学不念,整天就想出去玩,觉得我一定是“疯了”。
我学的是建筑,需要和空间发生联系,我当时觉得日本已经满足不了我对空间的探索了,那我干脆就去更大的空间,去世界各地走走逛逛,和世界完成一次对话。」
我当时也没去反驳,背起行囊就出发了。
如果没有那次中国行
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我了
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事先没有做任何规划,就是随性游,大致的方向就是从中国繁华的东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
我从大阪走,先在大阪港买了一张价值大概在1000块人民币左右的货轮船票,出发前往中国上海。
1000块就从日本到上海了,而且船上给办签证,免去了提前办签证的麻烦。
这是一段50个小时的旅程,
但我觉得很快乐。
因为在没到目的地之前,
有大量时间去想象之后的美好,
但这在抵达之前都是未知的。
当时面临两条路线的选择:
一条是从新疆往西走,一直走到中亚;
另一条是往南,经过西藏进入尼泊尔和印度。
我选了后一条。
所以我也开辟了一条“看心情而走”的
一条反叛主流的游览路线:
去西藏时不去布达拉宫,
敦煌时避开莫高窟,
去印度阿格拉时拒绝泰姬陵,
去尼泊尔加德满都时回避杜巴广场,
去摩洛哥时绕开卡萨布兰卡的
那些“网红打卡地”……
走过这些国家和城市的边缘,我看见了一个又一个不同于岛国日本的“奇怪场景”。
▲尼泊尔偏远的街道,这种并不大众的街区巷道是青山周平的最爱。
回望20年的旅行生涯,我自己最庆幸的,就是当年在大学时期休学旅行时,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常用工具还没被开发出来。
如果那时有导航定位,有谷歌地图,能搜到满屏幕的旅行和游完攻略,那我可能不会在嘉峪关空旷地带的骑行,而是租车,完成一次平平无奇的自驾游,也不可能在印巴边境线上看见好玩的“抬脚比赛”。
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依然认为,走出主流景点,迈向城市的边缘,才让我看见了一个不同的新世界。
走到国家和民族的边界线上,感受那些主流文化辐射不到的“贫瘠之地”,才能给人以最深刻的影响。
出发,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早一秒出发,你的人生就会少一分迷茫。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