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们花了近30万元买了一台纯电动车,这个价位可选的新能源车很多,我问他为什么选择了这一款。
他给出的答案让我哭笑不得——他说这款车上市虽然只有3年多,但厂家已经总共提供了24次OTA升级!
“平均几乎一个半月就OTA升级一次”,于是这位仁兄觉得自己买对了。
他可能并没有想过,厂家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OTA升级?
所谓“OTA”就是“Over the Air”的缩写,OTA升级当然不是通过空气升级,而是指通过“远程无线”的方式升级。
而且,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所谓“升级”就一定是从低级到高级,从3星到5星,从罗玉凤到林志玲,OTA升级本质上只是一次软件更新,更多时候也不是真的增加了什么功能,而只是为了修改系统中存在的BUG。
现在的手机也好,车机也罢,由于功能太多,系统软件变得过于复杂,所以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BUG,于是就必须通过不停的迭代来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陆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实际上,往往是解决了A问题又会导致新的B问题。
苹果操作系统的迭代非常频繁,一个月时间里不可能有那么多新功能必须帮你升级,本质上是为了修复系统BUG。
过去,车机系统比较简单,所以基本不存在严重的BUG,但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车机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越了手机,于是车机软件也就自然和手机系统一样,需要不定期“升级”更新。
以前,汽车软件更新需要通过召回的方式在4S店完成,这当然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对品牌形象也有负面影响,毕竟,在普通用户看来如果没有问题为何要回4S店呢?
看见没有,“OTA”本质上是召回的一种替代方案。
于是“OTA升级”应运而生。厂家发现车辆某功能存在问题,但可以通过修改某个ECU(电子控制单元)软件来修复或改善,再通过远程控制让车辆下载并更新软件,即可完成一次所谓的OTA升级。相较于传统的召回,对用户和厂家这显然都是一种更加便利,也更高效、经济的做法。
即使所谓的FOTA(即所谓的“固件OTA升级”)更新的其实也只是软件,通过修改硬件的控制软件来改变硬件的设定,比如让空气悬挂更软一些,但硬件本身是不可能通过远程升级的,你不可能把螺旋弹簧OTA升级成空气弹簧。图为典型的FOTA更新过程:第一步,生成更新包;第二步,传输更新包;第三步,安装更新。
所以,OTA升级不是坏事,但过于频繁的OTA升级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它意味着你买的车大概率是一件“半成品”,该做的验证试验都没做,该走的产品开发流程没走完,就匆忙上市了,后续发现问题或者隐患了,再通过OTA升级来解决,美其名曰“迭代”。如果“迭代”实在是太频繁了一些,就更加美其名曰“快速迭代”。
很多用户还很吃这一套,觉得自己买了台车,平均一个半月就免费“升级”一次,赚大发了,挺美。
以前的汽车不存在OTA一说,厂家总是尽可能让一台车在交付给用户的时候就已经是最好的状态,这也是为何汽车的开发流程动辄三四年的原因——有大量的验证试验、繁冗的调校和标定工作需要做。
和消费电子产品不同,汽车不仅使用寿命长达十几年——手机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3年左右,好一点的能用四五年——而且直接关乎生命安全,这也决定了汽车不能也不应该和消费电子产品一样频繁地OTA。
手机“系统升级”之后,反而更卡顿、待机时间变短,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其实汽车“OTA升级”之后变得更不好用的情况也很常见。所以,OTA升级真的不是越频越好,尤其是所谓的FOTA,因为涉及硬件,有些参数如果调得不当,结果可能就不止是不好用,还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近些年,汽车智能化提速,车机功能越来越多,一方面是舆论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各品牌在安全、能耗等领域的差异大大缩小,于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车机当做一个重要的选项,一些厂家也投用户所好,把车机OTA升级当做一个重要卖点,结果由于用户对“OTA升级”的认知和厂家定义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原本不应该发生的纠纷。
一些用户认为OTA应该是无条件的,而且越频繁越好,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因此而导致的投诉案例在很多品牌上都发生过,最初是一些新能源品牌,后来领克、传祺等传统燃油车品牌也同样未能幸免,最近则轮到了凯美瑞。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作为全球范围内家用车的典范,“浓眉大眼”如凯美瑞者也因为OTA而被用户投诉了。
成就凯美瑞全球家用车之王的是安全、耐用,是节能、环保,凯美瑞的卖点从来都不是车机,也不是智能网联功能,但之前凯美瑞的用户为何没有投诉车机不好用?最重要的原因是厂家在一些新推出的车型上与时俱进地用上了更好用的车机,前不久,广汽丰田还通过官方渠道向车主推送了升级车机Hicar & Carlife功能的通知,当然,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升级,这次可升级的车型包含“2023年9月前生产的无上述功能的赛那、四代汉兰达、威飒以及bZ4X”,凯美瑞暂时还不在其中。
于是有些凯美瑞车主就不答应了,开始在网上发帖维权,抱怨凯美瑞“车机采用封闭策略,用户无法自行下载软件”、“2021款以后的车型提车至今没有一次OTA”……
这就是典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厂家真的并非厚此薄彼,完全没这个必要嘛。软件升级是需要硬件支撑的,我的手机经常收到升级系统的提示,可是当我尝试升级的时候,又总是提示我操作失败,就是因为我的手机硬件已经不支持最新的系统。在售的第八代凯美瑞,你虽然可能是最近才买,但它推向市场已经第六个年头了,你不能以最新的新能源车的车机性能去要求一台上市已经6年的燃油车。
事实上,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尽管凯美瑞即将换代,但广汽丰田厂家仍在尽最大努力去改善凯美瑞的车机系统,厂家表示凯美瑞后续OTA升级将会优化车机算法、对部分APP进行升级(地图、爱趣听等),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比起那些新款车型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八代凯美瑞是2018年初上市的,当时国内市场同级燃油车都没有OTA功能,2021年中期改款时凯美瑞在同级车中率先开放了车机OTA功能。广汽丰田也于2021年8月为凯美瑞实施过提升车机流畅度的OTA升级,而2021年8月以后的车在出厂前就完成了相关升级,当然不需要再OTA一次,可一些车主却借题发挥,说“OTA形同虚设”。
在不同品牌上频频发生的关于车机OTA的用户投诉,其实也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行业问题——对于一台汽车,尤其是一台普通的家用车,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的确,现在是一个智能化时代,汽车应该也必须更加智能,但无论如何,车首先还是车,车的智能化应该是让车更安全、更好开、更好用,而不是去替代手机。
前些年,诸如“汽车不再是车,而是移动的XX空间”、“(车机大屏)是人的第三还是第四块屏”的说法很流行,现在这么说的少了,因为大家终于开始意识到,其实除了职业司机,普通人每天平均待在车里的时间是很少的——大约不到1个小时。
这点时间如果你在开车,那就请专心开车,刷车机和刷手机一样是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如果你是乘客,那么你最好的选择要么是和司机聊聊天,要么打个盹,实在憋不住要刷机上网,也应该是刷手机,何苦抻着脖子、伸着胳膊去刷车机呢?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么?
一定要记住,我们花十几甚至几十万买的,不是一部消费电子产品,而是一台车!
对一台家用车而言,排在最前面的永远都应该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从这些角度,作为车主,青主认为凯美瑞一直都是最好的选择。
2022年全球最畅销车型TOP10,丰田占了一半,凯美瑞虽然即将换代,但依然高居第五位,也是上榜的唯一一部B级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