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备受瞩目的2023广汽科技日活动在广州南山的广汽科技馆举办。发布会上,广汽集团发布了飞行汽车GOVE、钜浪-氢混动系统、氨发动机技术、N合电驱技术、广汽魔方平台等诸多前沿技术,展示了其对未来的思考、对新能源的探索以及对现有技术的进阶,让人大饱眼福。
![]()
对未来的思考
先说飞行汽车这个在擎哥看来最具先锋气质的产品。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目前中国品牌里去造小飞机的品牌的确有几家,但真正把飞机和汽车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并给出一个“实体”的品牌,广汽是第一个。
飞行汽车GOVE利用分离式机体构型,飞行舱和底盘可自由分离或组合,在动态一体中达到飞行和地面行驶、飞机和汽车两大场景和属性的最优利用。
![]()
在地面场景中,广汽搭载ADiGO PILOT自动驾驶系统,使底盘成为全自动的移动起降站点,飞行汽车既能即飞即降,也能全向移动,并具有共享属性,让飞行舱自由配对、随时补能。空中场景上,广汽采用90%的轻量化复合材料,搭载三余度飞控系统和多目识别技术,实现汽车飞得更高更稳。空地对接上,航空航天级别的高精度对接技术的应用,使飞行舱在降落时能被底盘提前瞄准、精准对接。
在保障飞行安全方面,研发设计上,广汽使用了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MBSE系统工程理念,构建了基于模型系统工程的飞行汽车研发体系,保障了研发到未来量产环节的安全可靠。动力方面,双备份多旋翼动力系统的冗余设计,让飞行舱即使在空中出现单套动力单元异常,也能够从容地完成既定的飞行任务。
这套对空中立体交通的愿景和未来立体交通无感出行生态体系的思考,把飞行器和汽车进行融合,对汽车的平面交通出行进行立体地拓展,为即将到来的飞行汽车时代,提供了新技术研发的支撑和立体出行生态的探索,相当有前瞻性,并且似乎广汽也为最终产品的落地做好了大部分准备。
对新能源的探索
说完“虚”的再来说点“实”的,还记得去年广汽科技日上钜浪-氢混动系统发布,而在今年,广汽就展示了搭载该系统的首款车型——广汽传祺智电新能源E9,给国内汽车市场开了个先河。
![]()
氢混版E9搭载了广汽自主研发的2.0L氢发动机+GMC 2.0机电耦合系统大扭矩版。在保留多模驱动混动系统的基础上,广汽研究院针对氢燃料开发了专用燃烧系统,采用中高压缸内氢直喷、专用高效进气管理系统、高压缩比及爆震抑制技术。据实测,氢混版E9百公里氢耗低于1.4千克,整车续航近600公里。
![]()
同时广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乘用车氨发动机也正式亮相,它以液态氨作为燃料,通过精确控制液态氨燃料供给相变过程,使得发动机运转平顺稳定,并利用超高能点火技术实现了缸内氨燃料的可靠点火,功率达到120kW,减碳率提升到90%。
对现有技术的进阶
今年3月,广汽发布了夸克电驱技术群,此次广汽带来了其衍生产品——面向A级纯电平台的N合一集成电驱系统。
当前行业主流产品以3合一为主,且多是简单的物理集成。广汽在本次科技日发布了面向纯电平台的产品——N合一集成电驱系统。以功能的深度集成,该技术兼备高性能和低成本,实现了传统发动机“三缸的成本,八缸的性能”。
![]()
相较于传统的电驱动系统,N合一集成电驱通过高集成化设计,将硬件降本做到极致,实现重量减轻20%,铜量减少5%,稀土用量减少60%,同时兼容前后驱,实现车型全覆盖,平台拓展性强。此外,N合一集成电驱将软硬件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全新的架构平台,实现芯控集成,算力大幅提升。
![]()
而在车内的智能互联上,他们还发布了ADiGO MAGIC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平台通过SOA面向服务架构,大幅降低软件开发门槛及软件开发周期。设计师可灵活调用、灵活编辑,外部开发者也能够享有轻量化开发,以及场景升级的软件生态。将整车2000多个功能全部服务化,让功能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在图形化界面中随意编排组合,自动生成代码,创造无限多的个性化场景。
也就是说,未来所有的车端能力,包括车辆控制、智能驾驶、生态应用等都可以像积木一样被自由组合,搭建个性化场景,而且立即生效。用户还可以将自己创建的场景分享给其他用户,参与软件共创,这应该是我们会最先体验到的技术,7月3日上市的昊铂Hyper GT就将搭载。
一场发布会,展示的不仅是广汽集团的技术沉淀、布局构想,也展示了他们的对行业的思考雄心,作为传统燃油品牌汽车中先锋性的代表,广汽集团这一次抛出的的确个个都是重磅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