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8年营收迈过千亿大关,但是从近几年的销量及利润来看,吉利汽车已经进入增长放缓阶段,但是从其2019年布局,我们仍能看出属于李书福的那一份“野心”。
3月21日,吉利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其2018年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全年营收约为1066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1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
吉利汽车表示,由于其A级轿车车型及运动型多功能车型(SUV)取得良好销售成绩,所以该公司在2018年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巩固其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的地位,并保持中国第三大乘用车品牌的地位。
确实,在寒冬车市中能够实现20%的销量增长实属不易,而吉利成功的最大原因是轿车+SUV双线发展,并在两大市场站稳脚跟。
进入调整期
此前,在分析荣威成长的烦恼一文中,《出行财经》表示过,对于任何品牌来说,当达到一定高度时,都会遇到一个瓶颈,一旦跨过去,品牌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反之则进入品牌停滞甚至下滑阶段。吉利亦是如此。
从近三年吉利的发展来看,在销量方面,2016年吉利汽车年销76万辆,同比增长50.2%;2017年销售124.7万辆,同比增长63%,2018年销售150.1万辆汽车,同比增加20%。在净利润方面,2016年51.7亿元,同比大增125.9%;2017年利润达106亿 增108%;2018年,1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
可以看出,无论是利润还是销量方面,吉利汽车从轻的大幅增长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开始进入稳定期。
吉利汽车把现阶段定义为“调整期”,并表示,“在现阶段车市寒冬下,防守比进攻更为重要,欲速则不达,求稳比求快更有价值。在销量目标和企业发展的健康度、稳健和可持续上,吉利需要有舍有得,更多的时候没有理由不选择后者。”
今年伊始,吉利就进行了高管组织架构调整,林杰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兼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分管三大品牌的营销管理工作;宋军由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一职;吉利新能源升级为与吉利品牌、领克品牌并行的三大品牌之一,郑状升任吉利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新能源领域,将新能源板块彻底独立拆分出来,成为与吉利、领克的平行的品牌。
“高铁在遇到大雪天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调速。”林杰说,2019年吉利的任务也不高,就是希望能够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时候,夯实基础,控制风险。
调整还显示在经销商库存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吉利汽车的总销量为93333辆,同比减少39%,环比11月减少34%。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表示:“12月销量变化是吉利汽车主动调控的结果,目的是为了帮助渠道对短期的结构性库存进行优化,从长远来讲,要更好地确保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为2019年打好基础。”
“野心”不变
尽管销量放缓,2019年目标保守,但是吉利汽车2020年产销200万辆的目标并没有改变。因此目前吉利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增长点。无论是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还是新能源、全球市场的布局方面。
目前吉利正就扩大与戴姆勒之间的合作进行谈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汽车产业转型的角度上看,除共享出行外,吉利与戴姆勒在无人驾驶、互联网汽车等领域也存在不少契合点。
据吉利官方消息称,吉利旗下全新紧凑型电动车——GE11正式定名为“几何A”,并于3月20日吉利全新电动轿车几何A在北京启动预售,车将推出高能超长续航版、高纤标准续航版(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10KM)两款车型,分别售价15万元起、17万元起,二者均为补贴后价格。
GE11是吉利的全球战略车型,也是吉利新能源正式走出去的一次不可言败的尝试。
可以看出吉利目前正在开拓新的细分市场,除GE11外,2019年吉利嘉际进入MPV市场,运动跨界SUV——FL11进入跨界车新蓝海市场。
吉利汽车表示,将于2019年引进更多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产品,以大幅增加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的销量佔比。至少于未来两年仍将有大量新产品投放,足以为集团于期内的销量增长提供足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