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受到了从企业再到消费者的强烈关注,早在2017年就有9家车企12个自主品牌联合承诺2018年后上市车型全系标配ESP;而在消费者心中关注汽车安全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配置,可对于这项配置的具体细节你又了解多少呢?在行车的时候起什么作用。那么你知不知道,ESP虽然重要,但在一些特殊时候也是需要关闭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ESP是车辆上的一项安全配置,是ABS防抱死和牵引力控制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车辆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通过ECU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
![]()
简单来说,ESP是常规安全配置的“升级版”,到了今天,每一个重视行车安全的厂商都该标配ESP。
这方面不是谁都知道的,很多人以为所有的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都叫ESP,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ESP只是博世公司的一个注册商标,也就是说针对博世公司开发的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才能叫ESP。
日产: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ehicle DynamicControl)简称VDC;
丰田: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简称VSC;
本田: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Assist Control)简称VSA;
宝马: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ynamic Stability Control)简称DSC;
沃尔沃:动态稳定循迹控制系统(Dynamic Stability Tracing Control)简称DSTC;
举例来说,行驶中的车辆同时承受纵向和侧向两种力,只要轮胎保持适当的侧向力,整个车辆就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但当这些力下降到临界点时,便会对车辆的方向稳定性产生负面作用,发生失控现象。为了及时将失控车辆恢复到稳定行驶,ESP就必须通过对相应车轮单独施加精确制动力来实现。
![]()
打个简单的比方,行驶时遇到前方发生紧急突发情况,此时需要立马打方向变道。如果所驾驶的车辆没有ESP,那高速时的紧急转向便极易导致车辆失控,最终酿成惨剧。而如果有了ESP,那车辆便可以从容的躲避前方障碍。
北方地区的朋友们应该对ESP的作用深有体会,因为雨雪湿滑路面很容易导致车辆打滑,而ESP则能有效保持车身稳定。此外,ESP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车辆转向不足及转向过度的缺陷。
漂移、急速起步
![]()
某些特技车辆为了漂移,必须得关闭ESP。因为漂移时车轮很长时间都处于打滑的状态,而ESP的介入会影响漂移的效果。此外,很多性能车在地板油起步加速的时候,也会出现驱动轮打滑的迹象,而ESP的介入则会限制动力的释放。
泥泞、沙地
![]()
开车去野地里撒欢,或者经过一些泥泞、沙地时,车轮一旦陷入打滑,ESP便会启动对部分车轮进行制动。此时,发动机的扭矩会被附着力小的车轮不断消耗,而ESP还会限制发动机动力的输出,这样车辆就很难脱困,因此,在这种路段行车必须关闭ESP。
雨雪湿滑路面上坡
![]()
雨雪天气ESP会控制车身的稳定,但如果是爬坡情况,那ESP就必须关闭,这样才能在车辆打滑的时候顺利上坡。因为一旦某一侧车轮打滑,那另一侧有附着力车轮的动力便会因为ESP的介入受到制约,结果就是本该上去的坡反而上不去,甚至发生溜坡的危险。
车辆安装防滑链
![]()
北方冰雪路面车辆为了防滑,很多都安装了防滑链,此种情况下ESP对于车轮传递上来的检测信号便会失准。这时ESP便会精神失常般的介入,从而影响正常行车,因此这种情况下也得关闭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