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本田e:NS1的上市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e:NS1也给新能源紧凑型SUV市场带来了不小的热度。作为家用车市场的王牌选手,本田一直有“买发动机送车”的美誉。不得不说,无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CVCC(复合涡流控制燃烧)技术还是后来的VTEC(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以及现在的i-VTEC系统(地球梦发动机)都是本田家族的有力支撑。e:NS1可以说一出生就是“学术世家”,在成熟的造车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e:NS1能否可以像CR-V和XR-V一样成为爆款车型呢?
![]()
外观方面
e:NS1与自家SUV有着相似的设计语言,大量硬朗的平直线条结合宽大的车头设计,让人一眼就能想起本田家的SUV。当然,在中间可以发光的LOGO可是本田e独有的设计,LOGO下面同时放置了快慢充电口,在充电时,上方的灯带也可以提醒车辆的充电状态。车尾贯穿式的组合尾灯符合当下的设计潮流走向,科技感拉满的同时点缀上Honda的英文字标让其显得格外有特点。
![]()
![]()
内饰方面
一进到e:NS1内就能感受到新能源车型上所带来的设计风格,一块15.2英寸超窄边框悬浮智能屏和干净整洁的内饰让人耳目一新,一改以往本田的内饰风格。但在营造豪华感方面,本田相较于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还是有一定差距,在近20万的价格里,车内材质还是用了许多塑料覆盖件,没有标配电动座椅,更不用说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了,这无疑让e:NS1在舒适性上大打折扣。
![]()
动力方面
e:NS1搭载了最大功率150千瓦的电机,最大扭矩是310牛米,它的电池容量是68.8度, CLTC的续航是510公里。在同级别的车型中,这样的数据并不出众,看来想要对抗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并非易事。
![]()
与竞品相比
作为一个20万级别的新能源车,e:NS1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没错,就是和飞度和缤智同样的悬挂配置。我们看看同级别的车型里,大众ID.3和比亚迪宋PLUS EV都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多连杆的组合,在零跑这样的性价比极高车型中,甚至用上了双叉臂和五连杆的悬架组合。好在得益于整车重量上的增加,车身离地高度降低,再加上本田对底盘的调校,e:NS1有着不错的操控性。但这个配置确实在消费者眼里有些过意不去,更别提和其他自主品牌抢占市场了。
在续航里程这块,e:NS1用到了68kWh的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510km,可以说和搭载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靠着大量的轻量化技术,e:NS1把能耗做到了百公里耗电13.8度,也继续秉承了日系车节能的一大优点,但这个优点并没有换来续航的大幅提升,更多的只是锦上添花。
![]()
写在最后
作为本田在新能源市场的首次尝试,e:NS1有着不错的反响,但是20万的价格让它确实有些不够看,这价位还有很多配置更高、动力操控更佳的国产车型可以选择。可以说本田e:NS1已经没有了以往的优势,不管是整车质感还是车辆舒适性,本田似乎还用着“买发动机送车“的理念,但是无论是核心层面的三电技术还是车辆内部的乘用空间都失去了竞争性,唯一可以赞誉的机械素质也可能被疯狂堆料的国产新能源车所超过。以往,汽车只是人们的一个代步工具,而现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车企在车内放置更多的舒适性配置,已然将汽车打造成了第二个家。对有着强壮体格的本田来说,它终究是也是敌不过武装到了牙齿的国产新能源车,未来本田是否能在新能源市场上继续散发光彩更是乾坤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