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福田汽车(600166.SH)发布公告称,因北京宝沃申请破产清算,将进行大额减值准备,预计影响2021年度利润总额-47.04亿元左右,叠加北京宝沃的股权确认投资收益,预计共影响2021年度利润总额-53.26亿元左右。
![]()
单看超53亿的数额,就非同一般。但更令人惊诧的是,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扣除上述资产减值事项影响,2021年福田汽车实现利润总额仅为3.55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福田汽车的累计销量为62.24万辆,同比2020年度的68.02万辆下滑10.6%,未完成65万辆的年度目标。下滑仍在持续,受宏观经济、蓝牌新政的影响,今年前3月,福田汽车累计销售14万辆,同比下降30.79%。
![]()
更严峻的是,2014年至2020年,福田汽车扣非净利润一直为负,7年累计亏损高达92.28亿元。加上2021年预亏的53.26亿元,福田汽车近8年来扣非净利润亏损预计高达147.8亿元。
事实上,连续亏损、销量低迷等现实困境,与福田汽车重金发展宝沃汽车直接相关,更与其发展战略有着紧密联系。这似乎表明,商用车企业转型“商乘并举”难于上青天。
![]()
在商用车市场发家,然后进军乘用车,这在国内汽车行业并不鲜见。其中就包括福田汽车、江淮汽车、江铃汽车、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等商用车企业。
福田汽车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2021年品牌价值达1808.36亿元,连续16年蝉联中国商用车行业第一位。
![]()
2014年,福田汽车用500万欧元买下了已经倒下50多年的宝沃汽车品牌。宝沃上市后,在国内汽车市场以“BBBA”自居,起初的销量还是不错的,比英菲尼迪、捷豹、讴歌都要好。
不过,很多消费者在使用后发现,宝沃汽车并没有宣传说得那么好,发动机漏油、车身异响等质量问题比比皆是。所谓德系血统、百年历史、BBBA都只是噱头。几经折腾,宝沃汽车还是无力回天,彻底死亡。
![]()
尽管“商乘并举”对诸多商用车企业来说是大势所趋,但进军乘用车市场的风险巨大,并非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和商用车市场相比,乘用车市场的品牌众多,竞争烈度更大,且面临汽车“新四化”的转型升级,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
显然,在实施“商乘并举”发展战略时,福田汽车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乘用车市场的挑战。商用车企业唯有掌控核心技术,把握准市场发展方向,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与众多强手板扳手腕,占有一席之地。
![]()
商用车公社认为,对一家商用车起家的企业而言,往乘用车转型,最难过的是“经营理念”,也就是习惯使用在商用车市场的产品策划、开发、制造、销售等经验来经营乘用车。
对汽车消费者来说,商乘并举企业的业务领域横跨商用车和乘用车,“品牌关”也在消费者心中难以逾越。这是短时间难以磨灭的,毕竟谁都知道其母公司此前是做商用车的。
![]()
所有这些,都是商用车企业进军乘用车市场的阻碍,且一时难以消除。无论是车型策划、设计开发、制造检验,还是销售服务、品牌塑造等方面,商用车企业在进军乘用车市场的时候,更需要专业、专家的力量。
编后语
可以预见的是,叠加经济、疫情以及蓝牌新政的影响,福田汽车接下来的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彻底割掉宝沃汽车的“毒瘤”,或许能让福田汽车专注于商用车市场,反而能轻装上阵。
![]()
在汽车“新四化”的大背景下,诸如福田汽车一样的商用车企业,或许要更加机动灵活地选择发展战略,无需在乘用车市场上“死扛”,依然可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与科技公司合作造车也不失为一个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