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浏览一些海外汽车官网的时候,我都相当羡慕当地的消费者,因为他们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自定义汽车的配置,这样一来,用户就可避免出现为自己用不上的配置买单的尴尬局面,既能满足自己的用车需求,又能节能金钱。毫无疑问,这是汽车市场成熟的标志,这说明了消费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配置。
在成熟的国外市场购车,消费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车辆的配置。
反观国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汽车销量疯狂增长,但绝大部分用户都是首次购车,因此难以在配置上做出合理选择。对此,汽车厂商为车型定制的配置,并以配置的多寡确定车型售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因不熟悉配置功能而陷入选择困难,毕竟选对车型,再按照自己的预算选择配置就可以了。
而现在,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早已经不是初次接触汽车,甚至有的年轻消费者在成长之中就有汽车相伴。当这些对汽车有认知、有需求的消费者逐渐成为购车的主力,并且在汽车配置日益丰富的时代,如果汽车厂商依然按照老一套,每款车型提供几个配置给消费者选择,定必难以让消费者购得一辆称心如意的汽车。比如绝大多数车型都将天窗作为高配车型的专属,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喜欢这个配置,不过为了其它丰富的功能,只能承受几年后天窗可能出现漏水的风险,这样的销售方式其实与强买强卖没太多区别。
上汽大通的“蜘蛛自选”功能,能让每一位消费者按需选择配置,而且选配项目相当细致。
或许这一切会被上汽大通MAXUS G50这款主打家用的MPV车型所打破,因为这款车的定制项目之多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过去我们买车,能选择的就只有那几个已经被厂商安排得妥妥的几个配置,选中一个,在挑选车身颜色,剩下的就是付款了。而G50,除了车辆本身的车架,其它车身部件,都提供消费者自行选择、搭配的可能。这样,用户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打造一款个性化的汽车。可以说,购买这款车的,遇到配置完全相同的几率,在概率学中基本为“0”。
当然,这种深度的客制化选装服务,只能成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加分项,并不完全能让汽车本身称得上好看、好开、好用。比如一款车外观丑、动力差、空间少,无论提供怎样的定制服务,相信也不会有消费者愿意购买。所以好看、好开、好用才是一辆车的本质,特别是一款主打年轻家庭的MPV车型。
近期不少自主品牌都纷纷推出了家用MPV,相比其他几个品牌,上汽大通MAXUS G50算得上是后来者,按道理说它的综合性能应该更高,更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造型设计方面,大通G50保留了“智聚八方”的八边形前格栅家族形象,消费者可以选装矩阵式全LED头灯,使车辆带来精致、前卫、创新的视觉体验。
不少MPV车型为顾及车内空间,外观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设计感不强。但大通G50通过自然、流畅的肩线和腰线,为车辆带来强烈的动感。另外还通过隐藏式的车身侧面立柱这样的设计细节,呈现了环绕式车窗的同时,还营造出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因此,在上汽大通“浪尖的艺术,the art of surfing”设计理念勾勒下,上汽大通MAXUS G50有着创新时尚的车身,这正是打动年轻消费者的最好理由。
过去提起MPV,无外乎都会将重点转至车内空间,这是因为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并不高,只能一笔带过,这明显不再“好开”范畴。此前小鹿也试驾过两款自主家用MPV车型,但在好开方面还差一点意思,要么动力性能有所欠缺,要么底盘调校还不够火候,而此次试驾的大通G50是一款让我刮目相看的自主品牌家用MPV车型。
作为上汽集团的子品牌,大通G50在动力系统上就有了可靠的保障。G50提供了上汽1.3T以及1.5T两款发动机,其中1.3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30N·m,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6.9L;1.5T发动机功率可达124kW,扭矩达到250Nm。由于1.3T发动机匹配的是6MT变速器,这样的动力系统有拉低车型售价的嫌疑,对绝大部分用户而言并不适合,所以,试驾采用的车型是搭载1.5T发动机+7DCT动力系统的车型。这套动力总成已经运用到多款上汽旗下的车型中,并且有着不错的口碑。
但用在MPV上,是否会水土不服呢?尤其是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上。试驾过后,小鹿认为这无需担心。本次试驾地点被安排在云南丽江,这里平均海拔在2400米,这意味着这里的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80%左右,对于自然进气发动机而言,将有20%的动力被封印。
由于这款1.5T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的强制进气系统,能很好地弥补空气密度低带来的动力衰减,在涡轮工作后油门踏板响应变得相当积极,动力输出也趋于线性,得益于换挡动作干脆利索的7DCT变速箱,超车也显得得心应手。只是受海拔的影响,发动机有较为明显的涡轮迟滞,顿挫较为明显。但整体上,大通G50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足够了,谁会拉着一车老少在路上狂飙呢?
动力的匹配是过关了,底盘表现会是如何呢?试驾当天开车行驶了不足500米,经过了3、4道减速带后,G50偏硬的悬架以及偏硬的座椅支撑使我在心中打了一个打问号——这明显不是国内消费者喜欢的风格,是我的错觉吗?显然不是,因为在随后的试驾中,我感受到了这样的底盘和座椅设定带来的好处。
进入丽江玉龙雪上景区,是一条较为狭小、多弯的山道。在这里G50的底盘性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得益于偏硬调校的悬架,G50在过弯时能很好地抑制侧倾的幅度。试想一下,一辆满载7人的MPV,由于悬架调校偏软,在弯道中车身总是晃晃悠悠的,这无疑徒增车内乘员的惊慌感。而大通G50不仅拥有支撑性充足的悬架,还有同样支撑充足、包裹性良好的座椅,让车内乘员时刻具备信心。一天试驾下来,支撑充足的座椅也不至于使我感到腰酸背痛。
俗话说,空间才是MPV的灵魂,大通G50作为一款为满足三代同堂用户出行需求的MPV,空间自然是最受关注的地方。大通G50拥有同级MPV中较为灵活的空间座椅布局,座椅布局组合多达5种,分别为2+3、2+2+2、2+2+3、2+3+2、2+3+3(目前提供2+2+2和2+2+3可选),可根据乘坐人数随时调整,达成最佳乘坐体验。
采用了2+2+3的布局,第二排座椅的中央过道间隙较大,进入第三排相当轻松。
G50车身尺寸为4825×1825×1778mm,轴距达到了2800mm,可能有消费者认为车身宽度在同级别车型中没有明显优势,大通工程师称,这是在充分对车内横向空间以及道路、停车环境后而做的决定。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大通G50没有在行李厢内使用了巧妙的“偷空间”设计,但在坐满三排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容纳1个28寸、2个20寸拉杆箱。
在不折叠座椅的情况下,行李箱依旧能放入体积庞大的行李。
作为一辆家用MPV,自然对使用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大通MAXUS G50搭载了上汽与阿里联合开发的斑马智能车载系统,该智能互联系统集成了可以进行智能柔性导航的原生高德地图、OTA在线更新功能、智能场景语音识别等功能。用户只需要说“打开空调”或者“打开天窗”等指令,G50就能自动完成这些动作,有效增强行车便利性。
此外,大通G50在安全保障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主动安全方面,其车身结构采用闭环式框架结构,最大幅度保证了车架的碰撞安全性能,为用户带来家一般的安全感。同时,上汽大通MAXUS G50配备了前气囊、侧气囊、侧气帘三重保护,确保在危急情况下能够给予全面的防护。另外,用户可通过选配360度全景影像,高阶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能。
在多款价位相近的自主品牌家用MPV中,大通G50或许不是动力系统性能最强的(吉利嘉际动力系统能在动力性,平顺性,燃油经济性上更为平衡),也不是空间布局最聪明的(广汽传祺GM6的魔术第三排座椅布局使空间更灵活),也不是操控稳定性最高的(比亚迪宋MAX面对各种道路环境表现更加游刃有余),但大通G50无疑是综合性能最平均的。再者,它还能提供消费者定制一辆最适合自己的汽车的机会,这样的诱惑,有想法的年轻人是难以抗拒的。
文 | 彭梓朗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进入小程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