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悦达·起亚中的“东风”将退去,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已成结局。12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东风悦达起亚25%股权转让项目已摘牌,转让价格为2.97亿元。而根据之前的消息来看,东风汽车正式退出东风悦达·起亚已是板上钉钉,三方长达29年的合作告一段落。
东风的退出是坏事?非也,结合之前国家“对合资车企股比限制的调整,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市场普遍认为,东风在这个节骨眼上退出,是明智的。
而从东风悦达·起亚在今年的布局来看,没有了东风,反而能为起亚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或许正是其腾飞的好时刻。
作为一个三方合资的企业,东风悦达·起亚的合作一开始并非“你情我愿”。但在国内汽车市场井喷的十几年,东风悦达·起亚凭借“国产的价格,合资的品质”打开了销量,2016年销量更是达到了65万台,这一年也成为了东风悦达·起亚的最高峰。
销量的高光,也引发了股东之间对控制权的争夺。
东风汽车在东风悦达·起亚中的占股比只有25%,话语权远没有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高,东风在东风悦达·起亚主要负责的主要为生产、质量控制等,地位略显尴尬。
2005年前后,有报道称,悦达打算出资2亿元,收购东风在合资公司25%的股份,东风给出的答复是:“不论现在,还是今后,都不会退出东风悦达起亚项目。”
不过自2017年以来,东风悦达·起亚亏损在加剧,让东风汽车产生了退出的念头。到2020年,东风悦达·起亚营收为219.4亿,净亏损47.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约26亿元。与其说东风汽车是退出,还不如说是甩掉了一个包袱。
近年来,我们眼见了雷诺退出东风雷诺、东风退出东风悦达·起亚,这背后是东风集团加速发力自主品牌的布局。今年9月,东风汽车发布了“十四五”规划,自主乘用车整体规模要跨越100万辆,集团将发力自主品牌。
雷诺退出后,继承了东风雷诺资产的岚图汽车发展势头良好,也给东风汽车增添了信心。可以说,东风退出东风悦达·起亚,是明智的。
东风远去,起亚在国内的目标,自然是重回巅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起亚并没有降低其对中国市场的热情,相反,起亚汽车表示,今后仍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
东风退出后,是起亚汽车,还是悦达集团接下东风25%的股份,成为最大的看点。有消息称,悦达集团极有可能获得东风留下的25%股份,这样和起亚汽车形成对半的股权,增加话事权。
但无论是谁接盘东风的股份,三家变成两家合作后,起亚的全球化战略都将推进得更为顺利。而起亚汽车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形象,走高端化路线。
据悉,悦达起亚从明年开始将逐步停产10万元以下的低端入门车型,正是为了扭转产品主打性价比的印象。
今年上市的智跑Ace和嘉华MPV,都是东风悦达·起亚重塑消费群体,进入更高价位区间的首批产品。其中,嘉华的官方售价区间为28.89万~33.99万元,这是东风悦达·起亚首款售价超过30万元的车型。
数据显示,目前,嘉华累计销量已过2万辆,作为一款定价30万左右的高端MPV车型,嘉华的定位比销量更为重要。在东风悦达·起亚看来,放弃性价比路线,面临市场“阵痛”是必经之路,但这样的调整对长久来说是值得的,起亚汽车在国内的产品定位必须更高端。
在今年的广州国际车展,我们实车体验了起亚品牌的全新电动车型EV6,而从现场官方人员透露,这款纯电动车走的是高端路线,售价不会太便宜,或会和特斯拉Model 3等产品看齐。但该车的推出,则指明了起亚在国内的另一条道路:电气化是起亚未来的关键领域。
新上任的东风悦达·起亚掌舵人柳昌昇曾表示:“起亚会把混合动力作为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去推广和扩充。”此话不假,因为起亚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等四大技术领域的汽车品牌,面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起亚更是铆足了劲加速超车。
今年3月,新任总经理柳昌昇掌舵东风悦达·起亚。自2017年以来,起亚在国内市场频繁换帅,柳昌昇能否借股权调整之际,重塑起亚品牌重回巅峰,还有待考验。可以肯定的是,东风的退出、股权的更迭,对起亚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新能源浪潮下技术和思维才是突破的重要力量。去东风后,起亚在中国市场将翻开了全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