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访谈】10月27日,2021中国汽车安全大会暨中国车身大会在天津召开。借此机会,有车以后采访了岚图汽车车身部高级总监贠涛。
谈及未来车身技术发展方向时,贠涛直言:“随着电动车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车身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还将是安全性能和刚强度性能的持续升级、轻量化技术的不断提升。”
“为实现性能和轻量化的综合平衡,岚图汽车坚持结构优化先行、提升高强钢尤其是热成型钢应用比例、提高铝合金和塑料复合材料比例、积极预研新材料新工艺。”
他指出,以结构设计方面为例,岚图FREE采用全球首创的TRB+Patch复合结构热成型的A柱,岚图高端电动MPV采用全球首创的2000MPa一体式热成型激光拼焊门环。
![]()
以下为采访实录节选:
有车以后:车身轻量化和安全性方面,岚图汽车做了怎样的努力?
贠涛:无论是轻量化、还是安全性能,岚图汽车都追求极致、达到高端品牌的先进水平,实现轻量化和安全性能的最佳表现。
(1)轻量化方面:我们初步形成钢铝混合材料的车身设计理念,并不断优化铝合金、镁合金、高强钢的应用,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合适的材料,例如我们在岚图高端MPV车型上采用了高压真空铸铝前减震塔;同时,稳步提升热成型、辊压成型、挤压成型的应用水平,为最优的材料匹配最优的性能,例如我们在岚图高端电动MPV车型上采用了全球首创的2000MPa一体式激光拼焊热成型门环;基于新材料的应用,我们也对SPR、FDS、Clinch等机械连接技术和阿普拉斯焊、激光拼焊、激光钎焊等连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逐步应用;在工程软件的应用方面,SFE参数化建模、灵敏度分析、拓扑优化、多目标参数优化也在将我们的轻量化和性能提升推向更高的水平;此外,在精细化的结构设计方面我们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车身维持高性能的同时,轻量化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安全方面:岚图面向2021版C-NCAP 五星标准和小偏置、顶压等苛刻工况的挑战性目标进行开发,同时考虑对电池包的保护,其严苛程度已经超越E-NCAP和目前的C-NCAP2018版。例如,在MPDB 工况中,我们通过优化前防撞梁、前纵梁的结构,前副车架前部新增铝合金横梁以增加传力路径,实现了出色的碰撞兼容性,不仅能够保障自身车辆和乘员安全,还能够减轻对对方车辆和乘员的伤害;而在侧面柱碰中,我们通过采用热成型工艺的贯穿式座椅横梁,多腔体热成型门槛、铝合金贯穿式门槛梁等措施,保持车身骨架的完整性,发挥对乘员和电池包的双重保护。
有车以后:在您看来,未来车身技术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贠涛:白车身作为整车零部件安装载体和乘员座舱的“安全屋”,通过白车身性能来体现其技术先进性和发展方向。随着电动车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车身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还将是安全性能和刚强度性能的持续升级、轻量化技术的不断提升。
为实现性能和轻量化的综合平衡,岚图汽车坚持结构优化先行、提升高强钢尤其是热成型钢应用比例、提高铝合金和塑料复合材料比例、积极预研新材料新工艺。例如,在结构设计方面,岚图FREE采用全球首创的TRB+Patch复合结构热成型的A柱,岚图高端电动MPV采用全球首创的2000MPa一体式热成型激光拼焊门环;而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岚图FREE采用了全球首创的镁合金整体压铸超大屏升降机构、全球首创2000Mpa铝硅涂层的车门防撞梁;岚图高端电动MPV也采用了高压真空铸铝减震塔和铝材质门槛加强梁。
有车以后:岚图汽车还接受了Top Safety挑战,成功通过“电动车涉水后底部碰撞”极限工况的测试。那么在电池安全方面岚图又怎样的新思路、新技术?
贠涛:岚图汽车“不生产电芯,但致力于解决电池系统安全”。为了解决用户对电动车安全的焦虑,岚图打造出“琥珀”和“云母” 两套电池系统,为用户提供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系列技术解决方案。
被动安全方面,岚图行业首创了“三维隔热墙”技术。同时,岚图还打造了PACK五层安全防护,定制化开发了车身防护、高强框架、压力传递、形变吸能和电池双保险的电池安全结构设计,从车身结构,到电池包,到电芯,定制了全方位防护。
主动安全方面,此外,岚图还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岚图专属的远程动力电池数据分析及管理技术——岚图专属云BMS。相较于传统车端BMS,岚图专属云BMS可以同时在线服务百万辆车,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电池健康和安全管理。
在今年9月,中汽中心实验室测试中,岚图FREE采用一块电池包叠加测试方式,成功进行了挤压、高温淋水等测试,并获得“未冒烟、未起火、未爆炸、未进水”的出色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