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数字化、电动化变革的过程中,大多数消费者都对这种变化的突然感到猝不及防,它来的迅猛、彻底,并且极具颠覆性。但这种变化是否是由车企所引导的?
或者说车企是否对这种变化都处理的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其实也并不是,大家都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浪潮中持续不断的改造自我以寻求突破和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集团的大众汽车集团,它在中国市场,或者说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就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大众汽车集团曾经认为,从燃油车到纯电动汽车之间还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并不是现在这么突飞猛进的变化。
有这种想法的车企并非仅此一家,其实绝大多数车企都没有料到汽车数字化浪潮来的如此迅猛,而在这种略显仓促的背景下,一个成熟的车企如何在OEM、IT、客户等关系之间做到最佳平衡才是布局未来的关键。
据预测,到2020年,数字化和技术进步将使得汽车行业的投资增加到820亿美元,汽车数字化转型成为妄图征战全球市场车企的必经之路。
对于OEM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颠覆自身传统的挑战,OEM不能只专注于汽车制造,还需要去拥抱数字化技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期获得最强竞争力。
此外,这种变革不仅是车企之间的“斗争”,在不同行业之间界限变得愈发模糊的当下,虽然IT行业巨头还蛰伏在整机厂背后,但逐渐活跃的新势力造车、与传统车厂的合并、竞争、并购大戏都在让它们的身影变得更加清晰。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成员、负责财务与信息技术的麦思格先生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说到“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过程。”直言不讳的表明这种变化的根本性和复杂性,那么哪些方面可能成为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载体,给予消费者最直接的升级感官?
售卖过程的数字化转型
倒转十五年前,消费者了解车的途径有哪些?无非是报纸、电视、杂志,无论哪一种渠道局限性都很大,消费者信息的缺失成为与厂家信息不对等的关键。
而到了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消费者往往会在网上研究很久后才到店试车,这种变化意味着汽车数字化转型必须依托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麦思格讲到:“需要推动固话行业从铜电缆向玻璃纤维技术的转变,这一需求要比以往更加迫切——因为未来的移动出行领域只有在我们拥有可依赖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期望更快实现5G标准。
在未来,真正的展厅正在慢慢转变成具有虚拟现实功能的数字化市场,例子之一就是位于伦敦的奥迪虚拟展厅,在这个展厅里,只有少数的汽车展出,而更多的是以虚拟成像的形式表现,它可以让消费者打开门360度观看,甚至可以听到潜在新模式下的真实音效。
所以除了基础设施布局,车企可能会开始直接通过各自的网站销售汽车和零部件以满足消费者在线了解和购买的需求。
全连接的供应链和智能制造
一辆汽车一天大概会产生500GB左右的数据,数据主要由OEM安装车载内嵌SIM卡来收集,OEM可以利用收集的数据为提高辅助驾驶体验和出行服务作支撑,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寻找定向客户和拓展业务。
正如我们了解到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正在被用于个性化消费者体验,并根据客户自身的需求进行定制,同时还能通过数字化连接的供应链降低成本、加快设计、制造和交付,更有效的吸引消费者。
在德国,1990年工厂自动化程度为25%,而现在的自动化程度高达了75%,进一步的数字化普及后将使得缺陷率降低到百万分之12以下,产出增加8.5倍。
还因为这种全连接的供应链的智能制造,车企的设计研发模式也会有较大程度的变化。
就保时捷而言,在项目具体实施之前,将不会对每一个产品和每一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测试,而是将每个类别的工作分成几个小步骤,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初步实施。
此外,还在内部先行测试产品,又或者该产品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用来收集客户反馈。在当下,保时捷的许多数字化和创新部门已经在使用这种方法。
自动驾驶技术
除了车联网、电动化,自动驾驶就是当下最火热的技术风潮之一,虽然碍于整体技术配套上的不足导致在技术发展初期,特斯拉因为自动驾驶发生过事故,但总体方向是不会变的。
目前特斯拉旗下车型已经实现L2或者L2.5级别自动驾驶,2017年上市的全新奥迪A8已经实现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甚至不少车企已经亮相了L5级别自动驾驶的概念车。
伊隆·马斯克曾预测,自动驾驶汽车正在变得正常而且便利,由于多项先进技术的合作,汽车自动驾驶很快将成为现实。同样,保时捷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到了2025年,要在旗下车型上实现大规模的自动驾驶。
数据安全和保护
前面谈到了自动驾驶和车载数据收集,自动驾驶的普及对网络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汽车行业原本就是全球数据驱动最多的行业,智能车辆收集了相关驾驶员个人信息、路线、交通模式等方面的数据,海量的个人信息储存为车企带来巨大的压力,消费者的信息必须是安全的,才能让消费者信赖并使用。否则汽车的数字化将成为黑客的后花园,强行控制车辆进行违法活动将不只在电影中上演。
保时捷目前正在与消费者和数据保护机构、政治部门以及保险公司密切合作,客户们将被详细得告知哪些数据会被收集、将被如何处理以及这些都出于何种目的,还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与数据的收集和使用。
此外,保时捷正在开发区块链等未来技术,并在测试如何保证最高的安全标准。
如保时捷等顶尖制造商早已意识到数据的安全和保护,这就是为什么随着汽车行业数字革命的继续,这些车企还能不断寻求前瞻性进步。
当然,这个进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也需要多方的配合。
移动即服务
伴随着买车、租车、网约车等出行习惯的建立,车辆已经能进一步的融入日常生活。类似Uber和Lyft这样的初创公司,它们将私有汽车转向以服务为导向的形式,消除消费者购买车辆时的巨大前期成本。
目前,众多OEM打算将智能移动出行作为将来一个新业务,致力于成为智能出行服务的供应商、大众、通用、福特、宝马、戴姆勒等车企都已经在布局移动出行服务领域。
早在2017年11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就发布了全新智能出行服务品牌逸驾(ezia),它将整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智能出行服务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出行服务。
丰田也计划在2020年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福特计划在2021年之前实现自动驾驶服务……
▼ ▼ ▼
上述五项数字化技术的载体可能并非是未来数字化服务的所有,但总体上也勾勒出一个未来“汽车”和“车企”的不同与之前的发展路径。这种大范围的巨变固然会对任何行业构成挑战,但换而言之,技术进步和汽车行业的数字革命所带来的好处都远远大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