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吐槽声不断、多地收“黄牌”警告,滴滴这样的平台还能走多远?当下的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都解决不好,上市后岂不更乱?
如果不能做到安全出行,那么一个出行平台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垄断行业、上市圈钱和做资本无序扩张的载体吗?
“200块钱就能买下一个人的安全吗?”一想起那个提议,于芳的语气就显得有些激动。
让她如此忿忿不平的,是一次不愉快的打车经历。
12月5日下午1点,准备去福建龙岩出差的于芳在花小猪(网约车平台)约了一台网约车。因为行李箱放进车辆后备厢时发出了响声,司机怀疑她蹭到了自己的车,不由分说便骂了起来。没几分钟后,司机取消了订单,让于芳取行李下车。
“我下车后在路边重新叫车,那时候他还在不断辱骂我和我的家人,还扬言要打我。我一气之下回敬了一句,他竟然就冲下车,掐住我脖子。”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于芳还有些心有余悸。
于芳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即向花小猪平台投诉。“我提出了3点诉求:首先赔偿因为此次纠纷误掉的火车票,其次对该司机永久封禁,最后在平台上向我公开致歉。”她告诉笔者,客服反复表示,花小猪可以为她赔付火车票外加200元,但只能暂停该司机15天的服务资质,无法公开致歉。
“我要查看那辆涉事车辆的网约车运营资质。”第二天晚上,于芳加上了一位自称“滴滴安全处置经理”的客服人员的微信。
“这个(资质)您个人是不能查询的。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公检法机关来查询。”那位滴滴安全处置经理回复说。
2020年7月,花小猪以滴滴旗下的新品牌身份正式亮相。凭借着“新人注册0元打车”、“邀请新人可以获得几十元到上百元的阶梯奖励”等大幅度优惠,这款网约车App拿出了堪比当年“补贴大战”的猛烈攻势。
滴滴创始人、CEO程维曾表示,希望花小猪拿下网约车市场25%的份额,向市场占有率第二冲刺。但对于出行市场的万千用户而言,想要击碎这种好感,一次令人备感无力的投诉就够了。
“后来她(指花小猪客服)说可以赔付我200元,简直是笑话!”有两个问题于芳始终想不明白。其一,为何发生纠纷后,花小猪平台的客服总推诿说“这是司机的个人行为”;其二,为何客服一方面解释称“平台对违规司机的处罚就是暂停服务15天”,另一方面又说,“花小猪平台对恶性事件有专门的处理方式”。
“难道就是因为我受的伤害还不够大,所以一直迟迟得不到解决?难道真的要发生命案,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吗?”于芳说,幸亏当时是白天,且街角有摄像头和路人。“万一是空无一人的晚上,真不知道后来还会发生什么。”
然而,就在2021年3月14日凌晨2点左右,悲剧还是发生了。
同样是在福建省,3月14日,福州一名滴滴快车司机高某某接到一名男乘客和一名女乘客后,男乘客认为司机夜里打电话影响家人休息,司机认为自己到达订单起点后联系乘客无过错,双方因此发生口角,女乘客及时进行了劝阻但未果后,司机开车连续冲撞男乘客,最终致其身亡。
对此,滴滴表示,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和震惊,强烈谴责施暴者的恶劣行为……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离开了人间,带给亲友无尽的悲痛。目前事件仍在调查处理中。
在于芳的求助微博下,有网友分享了同样的不愉快事件。显然,这并不是花小猪第一次让消费者感到“无力吐槽”。在微博等社交媒体搜索“花小猪打车投诉司机”一词,蹦出来的各种控诉,让人触目惊心。
这个滴滴和程维打算占网约车25%市场份额的“新物种”,为何才半年,就在部分乘客眼中,成了“过街老鼠”?
“昨天晚上花小猪司机等了我两分钟,非说等了10分钟,要加价。我没答应,司机就骂人,摔行李。”“真‘长见识’了,第一次有司机威胁我收小费。”“气死了!半路加钱我没答应,司机居然中途甩客。”“司机擅自取消订单,没赶上飞机,只能花钱改签”……
“现在,我宁愿多花点钱,用别的打车软件。因为几乎每一次用花小猪打车,上班都会迟到,滑稽的是,我明明为了不迟到才打车的呀。”来自广州的90后上班族谢文静说,尽管用花小猪打车更便宜,可是“投诉无门”让自己没有安全感。最终,忍无可忍的她卸载了花小猪App。
“只要选择一口价的形式,就必须按照系统规定的路线,可是很多时候系统规划的都是绕远的路线。我还没办法更改。”她说,有一次,花小猪司机得意洋洋地告诉自己,“这个(指花小猪)的好处就是你没法投诉”。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要求经营者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基本的要求。”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权威专家建议说,消费者在选择出行服务时,一定要找“正规平台”。“比方说,至少要有合法、合规的网约车运营资质。”
上述专家提醒消费者说,搭乘网约车除了关注平台是否拥有资质,还要注意及时留下证据。“维权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证据是否完全。乘客可以留心自己拍下照片、视频留作证据,平台也应该在征得消费者同意前提下,提供车内录音、录像等证据。”
另一方面,对于注册花小猪但无“双证”(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司机来说,“被消失”的运营资质,同样充满隐忧。
湖北小伙李明两年前成了滴滴平台上一名网约车司机,他告诉笔者,司机一旦被运管查到没有“双证”,很容易被当“黑车”处理。
他表示:“到时候要么罚款、要么扣车,所以别看新平台的门槛低了,但对司机来说风险依然存在。”
由于运营资质存疑,“先上车后补票”的花小猪已经被多地交通主管部门约谈或叫停。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线以来,天津、深圳、青岛、郑州、南京、北京等城市先后亮出“黄牌”警告,称花小猪打车未取得相关资质即开展网约车服务,涉嫌违规经营。
“无论是对于网约车平台,还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安全始终应该是第一要素。”专家告诉笔者,就网约车市场来说,运营资质应该是最不容忽视的“第一道防火墙”。“如果所谓的网约车平台连资质都没有就从事运营,实际上就是违法经营。那样的话消费者维权也会面临较大困难。”
专家认为,要确保网约车安全,资质审核和日常管理缺一不可。“现在很多网约车平台忽略了对车辆和司机的日常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又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司机。”他分析说,车辆状况和司机服务水平的每一个细节都与出行安全息息相关,平台有责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网约车司机言行能否代表平台”、“平台对违规司机究竟有多大的处罚权限”,正是于芳与花小猪客服在协商中争议最多的两点。
“司机违规、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惩罚,但是平台如果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吧?”于芳回忆说,在沟通中,花小猪客服反复强调,平台公示过对违规司机的惩罚规则,“他们说,因为我并未受到严重伤害,规则只能罚那个师傅停止接单15天。”
谈到“暂停运营15天”的处罚,能否对违规司机起到震慑作用时,花小猪客服告诉她:“关于这一点,公司仍在商讨中。”
花小猪等网约车平台“困在”乘客与司机之间的背后,是提高合规率与运力扩张的矛盾。
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2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4.5万本、车辆运输证105.9万本。去年10月,各网约车平台共新注册合规驾驶员4.9万人,新注册合规车辆3.5万辆。
还有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显示,花小猪出行10月接单车辆合规率、新注册车辆合规率和新注册驾驶员合规率均不足10%;10月接单驾驶员合规率仅为11%,开通服务城市中已传输数据城市的比例仅为1.2%。而滴滴10月新注册车辆合规率仅为1.5%,新注册驾驶员合规率仅为5.7%。
“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运力是决定其订单量乃至公司估值的核心要素。但矛盾的是,要保证合规率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力,要增加运力就很难保证合规率。”行业分析师白德表示,目前国内网约车的日订单量大约2100多万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0多万张。
这意味着,即便只算有证网约车司机,单车日均也只有8.4单。“这也能解释为何在很多地方出现了网约车过剩,导致部分网约车开始退出经营。”
“出行市场不只是资本说了算,那些无视商业规律和监管规则的商业行为在中国显然行不通。”白德总结说,此前数起“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表明,无论是激进的扩军计划,还是不顾用户体验的营销行为,最终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同时反噬产品口碑和公司估值。
“我不需要花小猪平台的额外补偿,就想看看犯了错的司机能否得到应有惩罚,以及平台能否为履职不到位而公开道歉。”
“我自己有时也会叫网约车,换位思考一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安全与否,以及能不能尽快打上车。”李明坦言,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都是“半路出家”跑客运,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在安全意识、服务水平上还有提升空间。“要建立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大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无论提供什么价位的网约车服务,确保车辆安全和司机服务水平才是硬道理。”专家强调说,网约车平台要真正从日常管理做起,做好出车前的车况检测,并利用各种培训一点点地帮助司机提高服务水平。而不是平时疏于管理,一出现问题就甩锅。”
2月26日,交通部举行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孙文剑特别强调,在订单量超过10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双合规完成订单率最低的是滴滴旗下的花小猪出行,为16.1%。
值得注意的是,3月5日,交通部约谈滴滴公司,约谈要求,滴滴公司要正视存在问题,立即开展整改,保障司乘人员合法权益。同时还要求滴滴保护驾驶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防“店大欺客”;并关心关爱驾驶员群体,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抽成比例,保障驾驶员合理收入和身体健康。
3月12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滴滴移动私人有限公司与软银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合营企业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评估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滴滴移动与软银股份分别被罚款50万元人民币。
不到半个月,滴滴接连被约谈和反垄断处罚,恐怕将对其上市和估值造成较大影响。此前,汽车K线曾就滴滴公司数据造假作出分析(详见文章:《三问滴滴数据造假疑云,滴滴为提升估值有多“疯狂”?》),不难发现其对上市需求非常迫切。
然而,因为一系列问题,滴滴估值已从最高点1200亿美元,一路近乎腰斩到600亿美元左右。颇为巧合的是,与滴滴有关联的软银,也跟阿里系有剪不断的关系;而不久前蚂蚁高调上市前的大反转,似乎仍历历在目……
2020年开始,中央的经济工作会上,多次重点提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似乎滴滴都与之沾边。
也许,融资超过20轮的滴滴背后,资本狂欢的盛宴终将落幕;而滴滴上市的进程,恐怕也会受到影响。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司乘均为化名)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