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确认秩序的年代,传统车企转型、改革式崛起不再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而是由不断“破立”的壁垒构成。
文丨邹心晨
编辑丨K.IZZ
2021年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怪异”的一年。
一边是车企告别艰难求存的蛮荒时代, 政策、在局资本进入冷静期,高估值与蒙眼狂奔并存。一边是观望资本跑步入场,所有行业都想来汽车圈分一杯羹。
唯一能确定的是,由技术决定发展前景的意向越发明显,靠噱头、PPT博出位的时代不复存在。
想要在车市健康生存,就必须不断破除行业技术壁垒、筑建企业新的壁垒高墙,并不断维持自己的优势壁垒,才能真正成长为行业里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一如埃安的三元锂电池“针刺”实验。
三元锂电池包针刺实验并不新鲜,根据国标,动力电池不爆炸时长满足5分钟即可。但偏偏埃安不仅将钢针从5mm增至8mm,还将静置时间延长到48小时。
证明汽车电池安全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埃安要重新定义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
一如刚成年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比同辈小伙伴更优秀,才算是真正“独立”。
埃安其实是一个善于控制自己野心的车企,同时他又能让自己的实力、欲望在无尽的可能性里得到延伸。
对于埃安来说,2021年的开始其实并不是那么顺利。
1月,广州发生AION S起火事件,加上中旬埃安的一则“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1000km、史上最严苛安全测试-电池枪击实验”的海报涉及的几项技术,被欧阳明高院士点名质疑广汽石墨烯电池可靠性,让埃安陷入舆论漩涡。
我们不去讨论“1000km的续航与8分钟充满80%电量”到底是技术高度和商业推广的不同表达需求,还是埃安有意的文字游戏。
至少埃安没有说谎。固态电池至少要在2025年才能商业化,广汽这“掺杂石墨烯的锂电池”作为破壁的过渡技术,只要能在一年内量产,依然非常具有竞争力。
而且在埃安被质疑声包围的时候,一位车主在贴吧晒出了在某创意园埃安1000V电压充电桩的实拍图,这也证明埃安的8分钟充满80%电量的可能性。
3月10日,在被质疑后的一个月内,埃安推出了“弹匣电池”。
埃安用实际行动说明:高续航和快充,还便宜,确实是埃安的两个短期目标,也是它破壁成功的证明。
荆棘总是与鲜花并存,如果批评不自由,赞美也无意义。被误会,被打击,被泼冷水,那些杀不死埃安的,终将使埃安更加强大。
所有的中国车企都明白“品牌升级”才是唯一出路,可大家却都在观望。
传统车企在斟酌改革成本与风险,新势力在生存与资本间周旋,消费者在观望电动车的可靠性。
而独立后的埃安却摆脱了传统车企的思维固化,并基于对新的市场需求的洞察以及年轻消费群体的调研,挖掘出“先进、好玩、新潮、高品质”的新锐品牌基因。
我们很难在中国传统车企的定位中看到“好玩”这个词,但却在拥有38年“工龄”的古惠南身上看到他对新事物的热衷与向往,在以“骁勇善战”闻名的肖勇身上看到对科技底层自研能力和拥抱年轻Z世代的决心与魄力。
企业领导人尚是如此,何惧团队、企业没有创新。
敢想敢做的埃安从来就没有被高估,只要给埃安一个机会,他们甚至可比拟一个广汽。
据了解,广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广汽研究院也专门成立了新能源车技术研发中心、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团队约1200人。
资本、技术、人才的加持无疑会让埃安更上一层楼,未来埃安带给行业的“破壁”之旅亦愈发猛烈。
过去,传统车企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路线才能降低风险。
但是现在,埃安更多地在做什么是未来的、什么是能被年轻人认同的,什么是不能让步、不能妥协的领域树立自己的优势壁垒。
埃安它兼具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硬件和智能科技的双重属性。且在成长的路上,埃安在不断被技术赋能。
比如引入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5G技术的量产,与华为的合作以及在车规级芯片上的发力, 埃安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在颠覆和超越,筑建自己的技术壁垒。
一如,弹匣电池并不是一种新的电池,而是对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进行了彻底的优化与革新。一如去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埃安弹匣电池比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更安全。
埃安的弹匣电池,在没有改变电芯材料的条件下,三元锂弹匣电池实现了与磷酸铁锂电池类似的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表现;同为磷酸铁锂的弹匣电池,相比普通磷酸铁锂电池温度有了显著下降。
弹匣电池虽无法阻止三元锂电芯的热失控,但却可以阻断单个热失控电池的热扩散。
电池安全事故多从热失控开始的,但整个电池包起火乃至爆炸,是因为热扩散难以控制。谁能阻止热扩散,有效控制电芯的热失控,那就是当下成功的电池安全防护。
无疑弹匣电池做到了,这也是独立后的埃安给自己在电池安全领域筑起的优势壁垒之一。
埃安作为以技术为“人设”的车企,在电池之外,亦拥有多种优势技术为其赋能。
比如,他们的电驱系统。AION S是全球第一个“三合一”电机,但去年已经实现了“四合一”,未来埃安要做到“N合一”电驱动总成。
再比如,4C快充和6C快充两种模式,以及埃安LX代表的全球唯一“高精地图+高精雷达+智能摄像头”三重感知技术加持下的自动驾驶技术,暂时都是埃安成长路上的优势壁垒。
当下的埃安有一点像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他们总是将“边缘创新、颠覆式创新、组合式创新”组成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对大公司来说,能渐进创新,就不要另起炉灶。因为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行业之间借鉴已成为了一种常态。
但当新技术冲破旧秩序,在新领域获得新生,市场就会奖励类似于埃安这样的勇敢破壁者、筑壁者。
任何行业的技术壁垒、优势壁垒,在时间里都会被重置、甚至会演变成劣势。
但我坚信埃安能始终保持硬核,始终能在“破立”之间不断筑建新的优势壁垒,并将其累积成时间壁垒。
因为埃安就像一把永远保持“少年感”的利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径产生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对埃安的极度信任,不是因为运气,不是因为背靠广汽,也不是那座世界级硅谷工厂,而是埃安和“埃安人”够清醒,他们具有不借助任何外在光环的不可替代性。
埃安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IP。
他们明白哪些东西是行业红利给的,哪些是政策优势、地缘优势,更清楚哪些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不可复制的。
比如他们的技术、口碑积累、预判,以及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孤胆与勇气。
在资本过剩,过多资金追逐过少投资机会的年代,唯快不破的商业模式大行其道以假乱真成了成功的秘诀。
但“埃安人”依然对成品开展超过千万次的产品实践,尽全力去了解和认识大数量的人群、理解时代的审美,他们的产品从来没有脱离会落后于用户。
因为少年感的埃安总能保持一份对行业的敬畏。
在它眼里“汽车强国”的塑造不是靠想象,所谓的弯道超车也不在于有多少中国汽车品牌,而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需求能否被满足。
人们给埃安点赞,不是因为它脱胎于传统车企,而是它在一片本不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呼啸而起,为平凡生活赋能,并创造行业奇迹。
还能在一鸣惊人之后,遏制住非理性冲动与资本诱惑,迅速脱胎换骨以一种稳健的姿态和形象持续地成长,在技术的“破立”之间不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这才是国企改革范本。
对于破壁者埃安来说,它不再只是广汽的子品牌,它还是传统车企改革、转型的代表,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缩影,是智能汽车推广者。
当越来越多的角色被安在埃安身上,迎接埃安的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考量、嫉妒与较劲,还有它作为破壁人与自己的较量。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