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车市“内卷”时代,不同的细分市场皆已是一片“红海”,而各大厂家于其中惨烈厮杀——一直被视为“刚需”的A级家轿(紧凑型)市场,也正是其中典型。
还能有“颠覆者”出现吗?……得祭出怎样的“杀手锏”,才能打破僵局?……刚刚在三亚体验的吉利星瑞,不仅给了我直接的答案,或许也能带给市场许多有益的启示。
11月上市的吉利星瑞,4款车型的售价区间为11.37-14.97万元。新车不仅共享沃尔沃“CMA超级母体架构”、沃尔沃Drive-E系列2.0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有着2800mm轴距、1869mm车宽和1618mm轮距的“越级”尺寸,更搭载了BOSE音响、整车OTA、L2级自动驾驶技术等配置——诸多亮点,本已令其倍受关注;而订单20天破万、首月销量7000+的成绩,也让更多人认可了吉利赋予星瑞的口号——“定义中国家轿新标准”、“中国家轿颠覆者”。
![]()
而在此次试驾之后,对于吉利星瑞“家较颠覆者”、“上市即爆款”的实力,笔者也有了切身体会。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成功之处,我会想到“降维打击”:一款最高配置车型售价还不到15万元的A级家轿,居然全系标配2.0T动力——约等于消费者只花A级车的钱,就买到了B级车的动力享受。
放眼同级市场,无论是自主品牌车企、还是合资品牌阵营,A级车基本上都“标配”1.4T/1.5T发动机;哪怕目光“上移”、到合资品牌B级车的区间,2.0T往往也只是顶配/次顶配版本的专属,在全车系销量比例里占不了大头——不得不感叹,如今的汽车消费者有多么幸福。
事实上,动力表现就是一辆车最高级、也是驾乘质感里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仅凭动力优势这一点,对吉利星瑞的初步成功就不该感到意外;再说了,在90后、95后成为汽车消费主力的今天,谁不喜欢更强的动力呢?……“打工人”的生活当然繁复、劳累,开车的时候不就更需要抒发激情、释放压力吗?……
![]()
而星瑞也在刻意营造比较运动性的性格——比如大尺寸的密辐式轮毂、红色刹车卡钳,以及整体外观造型的有棱有角、又简约利落,都在向你传递出那种“我不是纯粹家用车,我也有一些‘热血’”的“性能车”范儿。
在实际驾驶感受方面,星瑞的底盘颇有些沃尔沃的感觉、或者说欧洲车的味道——就是那种比较紧绷、硬朗,转向也比较清晰、直接的驾驶感。当然,以190匹马力、300牛·米输出的2.0T四缸发动机,再加上以换挡快速见长的7DCT,带动吉利星瑞A+级车的大尺寸和1542kg的车重,你基本不用担心动力“肉”的问题,加速、超车十分轻松,甚至一不小心、就发现车速已经很快了——如果要保持“优雅”,在踩油门的时候,恐怕还需要先删除以往驾驶那些同价位、同级别车型时的“肌肉记忆”。
![]()
对了,刚刚想起来——倒也不是没有搭载2.0T发动机的三厢A级车,比如速腾GLI、明锐RS、奥迪RS3;但,它们可都是属于“三厢GTI”级别的标准“小钢炮”啊。
不过,虽然星瑞绝不甘于只与“居家买菜”的同级阵营为伍,而是一款拥有优秀的动力、和一定运动操控乐趣之“性能车”;但在整个驾乘质感方面,无论是以“性能车”的运动感、还是B级车的高级感来衡量,它仍有一些可以挑剔的地方。
以笔者的试驾感受而言,星瑞在动力、转向、底盘的整个匹配方面,似乎给人以些许“割裂”之感,应该还有完善、提升的空间;此外,其在底盘的舒适感(主要是振动过滤方面)、以及车身的稳健/安定感方面,也与标准的B级车仍存在一定差距,而更像是一辆动力“过剩”的A级车——嗨,它本来就是嘛!……一款十来万元左右的家轿,你还想奢求什么?……
![]()
而在其它方面,星瑞也有明显的亮点。首先,其内饰设计、材质、做工不仅在同级中领先,甚至可以比肩一些合资品牌的B级车——反正,肯定是完爆同级的卡罗拉之类产品;空间方面也自不必说,介于A级和B级之间,肯定强于同级的大多数对手;至于配置方面,一向是自主品牌的优势,这里也无须赘述,反正你能想到的什么抬头显示、语音控制、人机交互、驾驶辅助、主动安全科技等等,都一应俱全——要特别赞一下的,是它的“上帝之眼540°透明底盘”,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车身摄像头、最大程度地减少视线盲区,并让驾驶更安全、便捷。
![]()
![]()
![]()
最后,再说下见仁见智的外观——在笔者看来,星瑞的颜值不算最时尚惊艳、也并非最个性前卫的类型,但它带给人一种简约大气和现代感;同时,如果细看其C柱线条及臀部,稳重中、又隐约有着轿跑车型的“风骚”;此外,它身上也没有一些花里胡哨的设计、类似“汽配城”的那种风格,而属于大气、耐看、有质感的那种。
![]()
【车动力说】不夸张地说,在体验过吉利星瑞之后,笔者真觉得没必要再去买同价位的合资品牌A级车了;或者说在对比之下,同一价格区间的合资品牌车型的确是太“寒酸”、太“抠门”了。
越级的产品价值、诚意十足的定价,正是星瑞“上市即热销”的根本原因;而这份“热度”能持续较长时间,目前看来也是大概率事件——纵观整个汽车行业,比起这些年已经闯出名堂的自主品牌SUV,我们也太需要一款“很能打”的自主品牌轿车,来“破圈”、“出道”了。
不是吗?……